本帖最后由 高楼小生 于 2013-11-13 20:08 编辑
一路向南/株洲县谋篇布局 未来建设"一城两基地" ——从喧嚣到宁静,15分钟变换心情
2013-11-13 11:17 来源:株洲晚报 共1条评论 共869人正在讨论
株洲县谋篇布局 从喧嚣到宁静,15分钟变换心情
株洲晚报11月13日讯(首席记者李卉 通讯员唐红宇 张爱军)15分钟的距离,从世俗喧嚣回归宁静安逸,从钢筋水泥、车水马龙过渡到风景旖旎、垂柳和风。15分钟,正好是从株洲市中心到株洲县城的车程。这一段,我们一路向南,从主城区到“卫星城”,安静下来,换一种心情,好好体会。 株洲县向北紧邻市区的芦淞区,与醴陵市、衡东县、湘潭县接壤。株洲县建置于1965年,全境总面积1053.6平方公里,下辖14个乡镇,总人口34.7万。渌江从东而来,湘江向北而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有水灵动交错,也让整个小城焕发了柔美中不失活力的城市气质。 未来:两型示范基地休闲旅游基地
根据市“两型建设攻坚战”实施方案(2013-2017)征求意见稿,2013-2017年株洲“两型”建设重点目标之一为着力推进“株洲城区-醴陵市区-渌口镇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一个城镇人口超过200万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中重点是强化产城互动,规划建设东部新城。 株洲县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核心区之前沿阵地,株洲县委书记谭润洪说:未来的株洲县是生态新城,是两型示范基地,也是休闲旅游基地。 谈到加快株洲县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谭润洪说,转型升级,打造发展升级版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项工作都需要升级,都需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水平。 株洲县将通过“三大转变”实现“三大晋级”,全力推进“五大攻坚”,努力把株洲县建设成为“一城两基地”。 “三转三晋级”,“三转”即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干部作风,“三晋级”则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晋级。具体为:扩大经济总量,由省二类向一类晋级;提升发展质量,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晋级;增加人均均量,由省中等水平向领先行列晋级。 “一城两基地”是株洲县发展的基本定位。谭润洪说,就是要把株洲县建设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生态新城,以新型清洁能源为特征的两型示范基地,以高端商务服务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基地。 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快株洲县的转型,要打造渌湘发展升级版,重要路径就是“五大攻坚”——“推进产业提质攻坚,推进项目提速攻坚,推进园区提级攻坚,推进环境提升攻坚,推进民生提标攻坚。 “五大攻坚”目标
1.推进产业提质攻坚,要促进三产做活。发展“红、绿、蓝”三色经济。
打造发展升级版,重中之重是要打造产业发展的升级版。要加快建筑安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现有基础,培育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壮大蔬菜种植、花卉苗木、优质茶叶、无患子经济林和生猪养殖等一批种养基地。 大力发展“红、绿、蓝”三色的第三产业经济,“红色经济”就是要充分发挥红色景区、人文历史等特色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提炼红色精髓,重点建设好朱亭古镇、渌浦公园、烈士陵园、伏波红色景区等项目。“绿色经济”就是要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县城及周边区域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平,重点加快杨塘生态温泉、惠天然城市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推进凤凰山开发,大力完善梅子湖、松西子配套设施。“蓝色经济”就是要在商海中探索一条出路,在县城核心区布局一批商贸流通、商业会展、商务服务业态,加速推进渌湘商务中心、黄金地标和正荣时代广场建设,打造长株潭地区商贸服务新名片。 2.推进项目提速攻坚,强化招商成本意识,狠抓项目落地,加强跟踪服务。
不搞“一阵风”,不能只停留在“签约单”上,切实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效率,力争捷科磁性材料、水世界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和倒逼机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效率、以督查倒逼落实、以考核倒逼管理,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3.推进园区提级攻坚,5年内实现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服饰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均超过50亿元。推进南洲大道、渌湘大道、和谐大道和滨水大道建设,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完善新区水、电、气供应管网,不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4.推进环境提升攻坚,建设靓丽城镇、打造完美乡村。
进一步拓展县城发展空间,继续村加大县城主城区提质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南洲新区、梅子新区、伏波新区三个核心片区建设,加快湘江东岸和渌江南、北两岸开发建设,启动湘江七桥建设,着力构建“一主三核、两江三岸”的县城发展新格局。推行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网格化管理,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生态宜居、现代文明的新县城。依托S211、芷渌线、亭网线等骨干路网,规划建设适合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集聚的精美小城镇,构建沿线城镇经济带。 5.推进民生提标攻坚,进一步完善城乡医保、社保、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扩大覆盖面,最大限度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