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2-30 10:3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着力打通“断头路”盘活区域微循环
为何会造成断头路呢?原来,曾经的北极阁头条东端,被居民平房、非居民住宅、非成套楼房和历史遗留的临时工房、围墙长期阻断,有的房屋甚至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建起来的。建国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波介绍说:“由于道路断头,从东单北大街驶往朝阳门南小街的车辆,开到北极阁头条便只能绕行。当时这里100多米的胡同主线也只有5米宽,车辆在胡同内行驶、拐弯、掉头都非常不便,加之胡同东端还有一处垃圾楼和废品收购站,大型运输车辆经过时,经常堵住了一整条胡同。不仅成为管理死角,也造成街区风貌不连贯、不协调”。
居住在附近胡同里面的刘女士也曾经抱怨“断头路”一直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环境:“在胡同西半段的居民如果想要开车前往朝阳门南小街、北京站,就得先上东单,然后绕行西总布胡同。而住在胡同东半段的居民如果前往东单,就得绕道金宝街。两段路耗费时长为2分至3分钟,再加上等红绿灯,绕行路线要浪费更多时间。此外,骑电动车的快递和外卖员,因为长安街禁行,也同样面临绕路的问题”。
为了啃掉历史遗留的“硬骨头”,东城区打出了征收、交通、市政建设的组合拳,着力打通“断头路”,实现一招落子,满盘皆活,让北极阁路这条支路,切实成为长安街沿线有力的“支”撑之路。
首先是创新征收组织方式。2018年末,东城首个以街道为征收实施主体的次支路建设项目“北极阁路”道路建设工程房屋征收项目启动签约,并于2019年开始施工,位于北极阁路中段的原北极阁头条11号、13号等院落被整体搬迁,15号、17号、19号的部分建筑拆除腾退为道路。同时清理当地的废品收购站和卫生死角。
其次,优化道路交通组织。高建东介绍,一是拓宽路幅,增强周边路网承载能力。按照“道路红线宽25米”的规划设计,北极阁路连接了朝阳门南小街和东单王府井地区,其南侧的南衣袍胡同、栖凤楼胡同和中纺大厦西侧道路均可通往长安街,其北侧的北极阁胡同、北极阁东巷、春雨胡同,可通往北极阁至西总布平房区,形成与长安街“主街”平行的“后街”,弥补了片区南部大尺度、稀疏的公共道路网,成为长安街交通集散的有效衔接。二是延续当地历史地名。除2011年将整条路正式命名为“北极阁路”,并同时命名妇女儿童博物馆东侧的“春雨胡同”,西侧的“北极阁东巷”以外,还在2019年、2020年,将与北极阁路相连的支路,命名为“南衣袍胡同”“栖凤楼胡同”等历史地名。三是实现全线双向行驶。北极阁路与其南侧通往长安街的3条支路均设有双向车道,有效分流长安街、朝阳门南小街、东单北大街等主干道及沿途路口的交通压力,且为电动自行车出行提供交通便利。四是保障政务出行环境。形成东—西—南双向、多路径的联络,提供了更多高效、安全、便捷的政务交通路线选择。五是连接慢行系统,建设连续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便道,进一步打通北极阁片区交通微循环,方便周边居民出行。六是优化沿途停车布局。取消“断头路”附近的道路停车场,北极阁路及通往长安街的3条支路沿途均为禁停路段。为解决北部平房区居民夜间停车,当地实施差异化的停车需求管理,并与周边单位协商,推进错峰共享停车。
第三,提高道路建设品质。高建东介绍,由于当地原是死胡同,“断头”路段存在宽度不足、雨污合流、信息管线混乱、杆体林立等问题。为此,一是开展雨污分流,将雨污合流管改造成污水管,并新建了直径80—90厘米的雨水管线,提升排水能力。二是实施架空线入地。新建了电力管道,预埋了12孔信息管道,实现电力、通信架空线全部入地,累计撤除10余根杆体和3个箱体,进一步腾退道路空间。三是车道设置重型井盖,并加固井圈,防止噪音,确保重车经过时无安全隐患。四是增加道路林荫面积,补植69棵行道树,选取乡土树种国槐,确保与全线树种、规格一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