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7 15: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器晚成“”的省会
长沙,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位于湖岸平原向丘陵地带的过渡地区,东、西、南三面都是山地环绕,长江重要支流湘江由南向北流过。洞庭湖平原直接敞开,连向江汉平原。和中部省市相比,长沙开放性较好,这也在古代历史上深远地影响着长沙发展命运。
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的紧密联系,导致发展程度较高的江汉平原,对整个洞庭湖平原乃至湖南省域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过于强势的北方邻居,让湖南在古代行政体制建制较晚,长沙能够成为省域中心的时空条件都受到了挤压。
时间上,长沙作为省会的时间很短。秦首置长沙郡,取万里沙祠,故曰长沙。除了东晋短暂设置湘州外,发展较为缓慢的湖南地区长期被治在江汉地区(荆州或武昌)的荆州所管辖。此后一直到明代,今天湖南地区的地方治所都在南昌、武昌、长沙之间流转,直到清代才有了长沙至今的省会地位。
空间上,清代以前,以长沙为治的行政区,都不包括现今湖南的沅水和澧水流域。汇入洞庭湖直下长江的地理位置,使这两个区域在古代更易被划到湖北行政区域内。无论是东晋和南朝梁时的湘州,还是宋代的荆湖南路,沅水和澧水领域都不在其辖区内,这就削弱了古代长沙的经济腹地范围。
洞庭湖平原面积广大,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但低平的地势、广布的河泽,使其难以具备稳定的定居条件。长沙无疑是平原最适宜发展成商贸都会的地方。在湖南省域范围内,其他地区要么位置相对封闭,要么开发较晚,要么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长沙得以具备先发优势。
五代十国中的楚国,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长沙自然而然便成了马楚政权的都城,马楚时期的长沙成为了当时南方最大的茶市。之后的宋代,长沙商贸与手工业继续发展,经济繁荣的同时,文化上也迎来了大发展,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便是在那时建立的,并成为潇湘大地上弦歌不绝、学脉延绵的重要学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