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21年4月7日(周三)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7 14: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1-4-7 13:45
新华网 > > 正文

这个春天 我们不曾辜负

“英雄城”涅槃重生

2021年04月07日 09:30:28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3月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援鄂抗疫英雄在武汉大学樱花树下重逢,尽享樱花之约 肖艺九摄/本刊

  庚子冬寒尽,辛丑春风新。

  又是一年三月天,从武汉大学的樱花林,到东湖岸边的樱花雨,今年如期而至的,不只是春天——“全中国等你痊愈,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

  这是对一段刻骨铭心抗疫经历的回望,亦是对英雄城最美的期待。

  “漩涡中心”到“安全之地”

  一座城,因为花,满城春意;因为人,充满暖意。

  “陈彦然,我正在武大赏樱,你要加油哦!几年后,我们在这里相见!”樱花盛开时,安徽援鄂医疗队队员周国红再次回到武汉,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荣和车水马龙,有了更多鼓励女儿的理由。

  2020年初,周国红紧急驰援武汉抗疫,在方舱医院忙碌的她放心不下女儿,在防护服背后写上:合肥四十五中陈彦然,认真写作业。这一“硬核”喊话走红网络。

  时隔一年,这一场春天之约,全中国看到花开,更看到重生的武汉。自去年5月19日以来,武汉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时针拨回到2020年1月23日,拥有千万人口的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在这个本该喧闹的时节,武汉人把原有的烟火气藏起来,城市静止,家门紧闭。身处疫情的漩涡中心,这座城市将要面对的是新中国历史上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来自中南海的重要指示坚定有力,“全国一盘棋”的决策部署紧锣密鼓。

  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医疗队、4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一批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迅速建成使用;“拉网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

  好消息接连传来: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双为零,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3月25日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

  4月8日零时,武黄高速武东收费站职工方静准时上岗,值守武汉重启后离汉通道的“第一班”。与此同时,武汉75个离汉通道管控卡点一并撤除。

  重开城门,却心有余悸。历经大恐慌和长禁足的武汉人,为城市尽快复苏,防止疫情反扑,仍小心翼翼。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检测989.9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

  前后十多天、支出9亿元左右,全员核酸检测“没有发现确诊病例”,让武汉从“物理解封”实现“心理解封”:6月21日,武汉美术馆恢复开放,人头攒动;7月3日,琴台音乐厅迎来首场复演音乐会,座无虚席;7月20日,武汉人终于可以去看电影了……复工复产企业越来越多,堵车的“烦恼”越来越多,东湖绿道上惬意散步的人越来越多。

  “‘解封’让武汉打开城门,全员核酸检测让武汉市民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信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卢祖洵说,通过集中排查和大数据分析,让社区防控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完善防控策略,比如及时调整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有序开放室内公共场所等。

  从最早遭受疫情重创,到让人倍感安全,城中的市民最先感知到。

  只要有闲暇,“95后”小伙儿小杨还是会一大早从后湖坐地铁回到曾经住过的三眼桥,放眼望去,热干面、牛肉粉、面窝、蛋酒,琳琅满目;穿过街巷,满大街人讲着武汉话,“狠狠”地聊天……“经历疫情,更懂这热闹‘过早’的难得。”

  武汉大学学生李杰超也习惯了武汉的生活,不愿割舍。“在武汉读了7年书,看着这座城市一天天变好,毕业了也不舍得离开。”去年毕业后,李杰超选择留在武汉。在他眼里,虽然经历疫情,但这是一座在快速发展的、有希望的城市。“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都让我觉得很愉快。”

  和李杰超一样,去年武汉新留下30.2万大学生。“数据证明,大学生在汉就业创业的信心没有动摇,武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没有减弱。”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重启和复苏,是武汉彻底战胜病毒的另一面。休舱、清零、解封、重启;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安全的武汉,重新走进热气腾腾的生活,活力涌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2021年武汉随着赏樱季“热”起来了,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根据携程统计,3月3日以来的10天,武汉樱花搜索量暴增1063%,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6%;景区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30%;火车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3%。

  去年,花开寂寞;今春,别后重逢。

  “去年到武汉的时候,机场空无一人,非常忐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尚东回忆说,抗疫期间,辽宁医疗队千余名医护人员到武汉时,有人甚至做好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理准备。“看到武汉现在这么热闹,再和战友们一起说说心里话,特别开心。”



  
年轻人在武汉著名的户部巷品尝小吃(3月28日摄) 程敏摄/本刊


  补齐短板,筑牢底板

  130万大学生安然返校,总投资3305.4亿元的2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首批“武汉造”新冠疫苗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3月,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市的三个工厂一片忙碌景象。2020年,东风本田销量达到85万辆,同比增长5.88%,创下历史新高。

  东风本田员工杨东伟依稀记得,去年间隔两个多月再次踏进生产车间,陌生而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他打开生产线上的照明灯,来回走了好几趟,在朋友圈写下:“久违的生产线,我们回来了!”

  东风汽车的忙碌生产是武汉疫后复苏的一个缩影。

  一年间,**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及时出台与落实。461家武汉企业被纳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247家企业获得213.67亿元优惠贷款,实际融资成本占比不到1.3%;全年减税降费513.7亿元,直达38万家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纾困贷款1018亿元……仅用1个多月时间,武汉全市1万多家“四上”企业实现“应复尽复”,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面复工。

  “多亏**部门快速响应,为企业恢复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和平说,疫情让北汽福田负压救护车、冷链运输车需求量猛增,公司作为北汽福田的重要配套企业,生产却一度停滞。**部门主动上门帮助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准备,该公司在去年2月20日就迅速复工,并于今年3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走在日渐喧腾的武汉街头,感受到的是“保持防控成果”与“恢复社会运行”两股力道并肩而行。

  从被动防控,到主动应战。2月28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病毒所共同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正式上市,中国生物中部产业基地同日在汉揭牌。

  武汉江夏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大门口“江夏方舱医院”的横幅还未卸下,又已挂起“大花山方舱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条幅。步道两旁,展示着各地医务人员携手抗疫的照片。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方舱,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曾经医务人员在这里抗击疫魔,现在我们普通市民以另一种方式为抗疫作贡献。”42岁的肖莉霞正在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截至3月28日17时,武汉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超265万剂次。

  经历过疫情首轮冲击的武汉市民,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对疫情防控表现出积极配合的姿态。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武汉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人、物、地”同防。

  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武汉有活动轨迹。获得信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从过去疾控部门“单兵作战”变为多部门高效协同,得益于武汉市卫生应急指挥和疫情数据应用系统——全面整合了913家医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

  “将近1万工作人员在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信息化建设专班负责人杨国良说。

  打好公共卫生的“安全补丁”,武汉在疫后完成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并在2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新增设发热诊室,实现发热病人闭环管理。位于江夏、新洲、黄陂、蔡甸的4家平战结合医院建设也正如火如荼,都将于今年7月交付。

  “V”字反弹荡气回肠

  3月23日上午,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北角的一片空地上,挖土机轰鸣作响。此处正在扩建货机停机坪,计划新增的5个E类机位将满足天河机场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疫情对全球航空客运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在武汉,航空货运,特别是跨境电商产业却“异军突起”。2020年天河机场完成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936万票。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破千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回溯这座城市的经济曾经历过的冲击,更知艰难与不易。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约四成,投资增速-81.6%,消费增速-45.7%,财政收入-44%,仅有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保持运转,不足全市10%……跌落谷底的经济数据,是武汉为世界防控疫情争取时间,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

  一年来,武汉瞄准高质量发展,聚力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五个中心”,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迭代体系,跑出“武汉速度”。

  2020年,武汉经济总量达到15616.1亿元,从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40.5%恢复到全年下降4.7%,武汉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春意浓,开门红,今年1~2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3%。武汉正以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展示着英雄之城的别样魅力。

  武汉市委**王忠林表示,武汉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主动承接更多国家重大战略在武汉落地,干出武汉加速度、干出武汉精气神、干出武汉新风采,拼出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新奇迹。

  随着国家战略聚焦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的落地,武汉经济新力量、新机遇、新面貌不断涌现。

  ——补链、稳链、强链,自我革新加快转型升级。去年武汉市智能化改造项目立项314项,建成高水平智能化车间40间。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正努力打造病毒类药物和疫苗研发生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全球无盲区“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项目去年12月份启动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去年突破100公里。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企业闯出发展新路,产业结构“优二进三”,居家办公、虚拟会展、“无人化生产”等场景正更多地出现在武汉各行各业,数字经济占武汉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40%,去年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户,同比增长41.7%。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去年累计承接科技成果转换项目525项,高新技术企业比上年净增115家,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

  ——首发现象、二期现象、头部现象、总部现象接踵而至。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全国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在武汉诞生;小米、金山(武汉)总部二期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相继签订;蒙牛设计产能亚洲第一的新工厂和动力设备制造商康明斯亚洲最大研发中心落地武汉;霍尼韦尔布局首个新兴市场总部,浪潮集团、新希望集团等也纷纷确定在汉设立区域总部。

  去年400多家国内外各行业500强企业来汉洽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9300亿元,增长6.7%,抗疫主战场成为企业的投资热土。

  最能体现武汉经济底色的“中国光谷”——东湖高新区去年GDP正增长5.1%,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企业1.8万家。

  在位于“中国光谷”的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光电子生产线一派繁忙。全国五分之一的建成5G基站,都装有这条生产线生产的光模块。公司党委**金正旺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原本在深圳、上海等地的配套企业开始落户武汉。

  “当……”长江之畔,江汉关静静矗立,钟声仍旧整点响起;东湖之滨,花团锦簇,人如潮涌。

  延续着春天的希望,英雄之城武汉笃定步伐,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唐卫彬、廖君、侯文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4: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才怎能不楚用 “聚引留”,人才大市人才加快回流

2021-04-07 09:52:0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度·武汉解封一周年】

  楚才怎能不楚用

  “聚引留”,人才大市人才加快回流


  记者唐卫彬、廖君、熊琦

  “头部企业都来武汉了,我也跟着机会跑了回来。”去年底,在杭州工作的杨可昕又回到武汉,入职一家互联网企业。

  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张佳晨,今年也从深圳回到武汉。“武汉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我所在的计算机、互联网行业,机会够多,只要技术过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73名在汉院士、130万在校大学生,这些是武汉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武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硬底气。

  以事业聚才,以政策引才,以环境留才。作为人才大市的武汉,打好“聚”“引”“留”三张“人才牌”,栽下梧桐树,引得越来越多的人才回流江城,助力武汉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场聚才

  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激活就业市场


  “今年春季校招,公司的招聘计划数比上年增长50%。”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刘叶青说,作为国内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锐科今年列出超过400人的招聘计划,包括光学工程、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等专业。

  记者了解到,与锐科一样,今年开春以来,由于武汉光电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迅速,不少龙头企业春季招聘职位数量翻番,吸引了一批人才从北上广深等城市回流武汉。

  今年3月,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猿辅导科技园(武汉总部)正式开工,计划2023年落成。“目前武汉猿辅导在职员工超过9000人,主要为武汉高校毕业生。”猿辅导在线教育联合创始人李鑫说,武汉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公司面积最大、员工数量最多的办公园区,预计将解决约2万人就业,也将推动武汉打造全球教育科技的“研发大脑”。

  作为武汉新增流入大学生最多的区域,仅2021年春季招聘期,武汉东湖高新区2587家企业共提供各类岗位26.9万个,热气腾腾的职场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留在武汉发展。

  “2021年初以后,武汉求职市场火热。”对比2019年数据和2021年数据,智联招聘武汉分公司总经理粟华德发现,武汉求职市场也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发布职位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26.4%,简历投递量较2019年增长8.6%。

  “武汉城市交通不断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高新企业相继入驻,这是一座在飞速发展、充满希望的城市。”2020年,老家山西的武汉大学毕业生李杰超入职中国铁建铁四院。他说,自己在武汉读了七年书,看着这座城市一天天变好,毕业了也不舍得离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七所知名高校的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湖北武汉均是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地。

  “这两年,明显感到武汉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卓尔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杨思远说,武汉人才政策不断加力,招才引智的土壤已经形成。“今年我们筹备的一家子公司,已引入近10名百万年薪的高端人才。待遇、地缘只是一方面,城市环境、发展机遇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她说。

  在深圳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工作的张佳晨,也选择回汉。“去年底就打算辞职回来,疫情打乱了计划,现在时机比较成熟了。”张佳晨说,小米、字节跳动、烽火科技等都是自己应聘的意向企业。“武汉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我所在的计算机、互联网行业,机会够多,只要技术过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张佳晨说。

  猎聘大数据显示,在全国新发职位城市分布TOP20中,武汉排名第9;特别是疫情过后,武汉就业回暖较快,无论是人才供给还是需求,均跻身全国前十。

  3月29日,武汉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吹响新一轮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号角。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跟着领军人才走,一个领军人才就是一个产业。在这轮“冲锋”中,人才,是武汉最宝贵的“底气”。

  据悉,武汉将实施英才“拔节行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搭建高水平科技人才干事创业舞台,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探索实行人才引进推荐认定、随到随评机制,培育集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产业引才

  吸引外地高端人才回流


  2020年6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硕士毕业的武汉人郭坚,辞去在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回到家乡入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像郭坚这样的留学生或有海外教育工作背景的大学生,2020年入职光谷的就有400余名。

  “武汉高科技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湖北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培育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坚定了一些年轻人回家乡工作的信心,本地就业吸引力正在不断加强,每年我们都有不少回流人才。”刘叶青说。

  武汉高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端人才回流。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842家,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吸纳大学生6.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2020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杨可昕从杭州返回家乡武汉,在武汉斗鱼任职。2016年回国后,杨可昕的工作轨迹从北京到杭州再到武汉。

  “前几年当然优先选择北上广深杭,机会多,企业扎堆的氛围更好。现在,众多头部企业的第二总部集聚武汉,不少还是核心总部,留在武汉工作,也能享一线城市资源。”杨可昕说,返汉后,生活成本更低,幸福感更强。

  精准制定人才政策,对战略科技人才财政奖励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股权投资“一事一议”,科创资助上不封顶;对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按经济贡献给予奖补……在武汉推出的多项引才政策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东南孔雀”正在飞回武汉。猎聘大数据显示,从深圳、上海、北京回流的人才最多,占比分别为14.42%、13.18%、11.29%。

  “到2025年,我们要新引进5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10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武汉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创新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科研人员在市内企业、高校、院所间柔性流动,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以大科学装置、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依托,谋划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院士和一流创新团队。

  据介绍,武汉还将建立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在优秀杰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将健全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模式,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依托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培育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

  “近期招聘的有蛋白抗体研发专家、酶制剂研发工程师、分子研发工程师等岗位,不少国内外回流的技术大咖,年薪最高可达上百万,还有机会参与企业股权激励。”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李蟾告诉记者,企业的200多名员工中,超15%都是硕博学历。

  前不久,“学子留汉工程”公布成绩单:2020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30.2万人。大城武汉展现出更为繁茂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向这里。

  环境留才

  未来四年留汉大学生150万+


  优化环境留才“软实力”,才能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强动力”。近年来,武汉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今年“学子留汉”工程,已经拉开序幕。3月21日上午,武汉市2021年大学生集中式校园巡回招聘活动首站在武汉大学工学部体育馆举行,吸引了128家优质企业到场招聘,现场还特别开辟专区,为高校学子提供政策宣讲、就业孵化、简历诊断等多样化就业创业服务。

  据介绍,为了降低大学生留汉的成本,2020年武汉市为1万多名留汉大学生提供了租赁房,并减免部分租金,其中仅提供的租金补贴就接近一亿元,同时对30多万大学生提供了就职(求职)补贴超过5亿元。

  “2020年,武汉市新增留汉大学生30.2万人,未来这个数字还将不断放大。到2025年,我们要新引进50名左右战略科技人才、10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吸引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不少于150万人。”武汉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还将与高校合作共建工作站,让留汉各项政策宣传更充分、校企对接更便捷,会有更多更好的实习实训项目、创业指导服务导入到高校,促进更高效的就业创业。

  目前,春季招聘的号角已经吹响。武汉市人社部门介绍,今年全年,武汉将举办一定规模的招聘活动50场以上,动员5000家重点企业,提供5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打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专场”的招聘就业环境。“春招”“秋招”将集中举办10场左右大型校招活动,单场邀请企事业单位不少于100家,提供优质岗位不少于5000个。

  为给人才落户提供“一站式”服务,2020年12月以来,武汉警方还在全市各高校设立落户服务站,对大学生落户申请现场受理、全程服务,着力打造“门槛最低、手续最简、机制最活”的大学生落户新模式。

  “没想到这么快捷,不出校园就办成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的大一新生小伍从服务站民警手里领到新户口时兴奋地说。她告诉记者,前几天从服务站了解了落户政策后,自己提交了落户申请材料,4天以后就拿到了新户口。

  此外,武汉还推出“全员放开落户”“全家解决落户”“全时办理落户”的新模式。“全员”指的是高等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经教育部认证),年龄不满45周岁的均可落户;而“全家”指的是其家属可随迁落户;“全时”就是指24小时网上申请落户。留汉大学生通过网上提交、后台审核、邮寄到家的服务模式,实现了最快可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落户,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落户。近年来线上办理25.8万件,累计为上百万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作为武汉新增流入大学生最多的区域,今年东湖高新区还将推出更多新举措。”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将打造全区人企供需对接平台,筹集优质岗位不少于15万个,实现大学生岗位集中发布、一窗获取;在“双一流”高校中,将设立“中国光谷奖学金”,吸引更多优秀在读大学生向光谷汇聚;建立以“光谷人才卡”为依托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医、商、住、行等全方位服务;持续优化大学生落户流程,在落户窗口增设身份证办理业务;协调不少于2万平方米的大学生人才公寓。

  目前,武汉还持续在“减权限、减时限、减材料”上下功夫。大学生凭毕业证或报到证即可落户,应届毕业生申请落户时,学信网“电子学历注册备案表”尚未录入的,也可实施容缺办理。

  根据规划,武汉还将进一步健全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保障措施,分层分类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加快建设国际化学校、医院和社区,探索全面放开高端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等限制,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推动建设一批集人才公寓、大学生租赁房、青年驿站、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保障房。探索设立市区人才投资基金,采取“无偿资助+股权激励”方式,加大人才项目资助。对入选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科技创新人才将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我们的全部努力就是要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创业生态。”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努力把武汉建成广大创客“首选地”,用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强大磁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4: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湖北分社美女党组书*记、社长唐卫彬不错,今天为湖北、武汉发了不少长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4: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封一周年,值得武汉隆重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4: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1-4-7 14:08
新华社湖北分社美女党组书*记、社长唐卫彬不错,今天为湖北、武汉发了不少长篇文章。

“加减乘除”治大城 武汉“四则运算”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2021-04-07 10:27:0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度·武汉解封一周年】

  “加减乘除”治大城

  武汉“四则运算”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记者唐卫彬、廖君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短板,武汉在人员资金力量配备上做“加法”,在工作负担上做“减法”,在优化管理服务上做“乘法”,在化解矛盾上做“除法”,推动社区实现高效能精细治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答好“时代必答题”。

  人员加、服务加、待遇加

  强基层上做“加法”


  “随时电话咨询,休息时间还上门。”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怡和苑南区居民袁超英老人这样评价自己的“健康顾问”——住在同社区的医护工作者陈丹。

  在下辖4个小区共计1.2万余名居民的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康和居委会),居民需求多元,社区干部长期分身乏术。去年以来,按照武汉市党员下沉社区的整体部署,700多名在职党员到该社区报到,陈丹是其中之一。到社区下沉报到后,她主动请缨发挥专业特长,上门为社区居民进行护理问诊。

  没多久,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下沉党员也纷纷报到。在康和居委会党总支的组织下,一支10多人的下沉党员医疗队成立。平时社区老人只要有需求,可以随时打电话、发消息进行咨询,下沉党员也会利用休息时间上门给老人义诊。“半年内,医疗、宣传等5支社区专业志愿服务队先后成立。”百步亭社区康和党总支书*记龚汉华说。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绝大多数社区长期面对人手紧缺、事务繁杂的“老大难”。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武汉市对所有小区实行封控管理,社区工作者成为信息采集、组织居民团购、帮扶特殊群体、协调患者就医等多项任务的主力军,工作压力瞬间倍增。

  尽管社区工作者拼尽全力,但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当时,武汉紧急部署全市4.45万名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支援社区抗疫,加上一批志愿者,为封闭在小区里的居民提供服务,有效减轻社区工作强度,使居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社会保持稳定。

  疫情过后,在常态化防控下,14.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下沉党员与社区自管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结对组团”,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力量,扩大了服务范围。

  “幸亏有了各方力量的支援,疫苗接种知晓率大大提升。”3月27日,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龙湖东岸社区书*记陈念告诉记者,前不久,社区接到任务,要向全体居民宣传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动员居民参与接种。辖区有1.6万余居民,社区只有13名工作人员,时间短、任务重。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下沉社区的各方力量主动“组队”参战,以包保楼栋的形式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广泛宣传。

  人手够了,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呢?在东西湖区长青街道革新社区有一支“流动服务队”,是社区在充分掌握下沉党员、志愿者优势与特长,了解居民需求与难题后,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措施。下沉单位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们以集中服务和上门服务的形式,定期开展家电维修志愿服务活动。街道负责人说:“我们通过双向‘量体裁衣’开展特色服务,就是要充分用活下沉力量,让居民得到切实的关怀。”

  针对社区工作者收入偏低、队伍老化、人员流失等问题,去年4月,武汉制定出台《武汉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经过近一年落实,初步建立起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励有机制的“四岗十八级”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

  “去年4月,我们就涨工资了。之前拿到手每个月3600多元,涨了之后是4960元。我们青宜居社区工作人员平均涨工资1700多元。”青山区红卫路街道公共安全办公室工作人员黄天娇告诉记者,社区工作者待遇有了保障,未来也有了晋升空间,只要符合相关规定,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可以被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

  去年,青山区拿出6个街道公务员招录计划,面向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社区(村)“两委”成员进行定向招录,占比达当年全区街道公务员招录计划总数的三分之二。去年7月,黄天娇顺利考上红卫路街道公务员。

  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市区两级财政增加投入8亿元,按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报酬,社区工作者人均年应发报酬达到7.36万元,较之前增长了79.4%;实行事业岗位管理后社区**人均年应发报酬达到13.3万元。

  改革之后,社区干事选聘一度出现30个岗位3000名大学生竞争的火爆场面,社区工作者日益成为令人尊敬、羡慕的职业。

  “今年,街道新招的社区干事好几个都是研究生毕业。”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重心在社区,核心是人。解决社区工作者进出、履职、待遇、发展等关键问题,打破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天花板’,就是要让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有奔头。”武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检查少了会议短了工作群“瘦身”了

  工作负担上做“减法”


  “以前,工作QQ群有70多个,微信群40多个,各种通知应接不暇,每天几十项工作,十几张表,好几场会议赶着开。”武昌区紫阳街党建办公室副主任汤琪无奈地说,那时候,同事们都戏称自己是“表姐”“会长”。“现在,手机上的QQ群、微信群少了三分之二。”她说。

  去年召开的武汉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围绕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加减乘除”法。其中,“减”即为减轻工作负担。

  为了让社区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武汉市民政局等部门着力推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进一步明确社区职责定位。仅江汉区就整理了108个社区的挂牌,拆除各类挂牌6296个。

  “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理清了街道、部门、社区的职责边界,真正给社区减了负,现在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服务社区居民了。”硚口区宝丰街硚北社区负责人褚芹芹表示,社区减负后,工作事项由以前的165项减少到56项,又通过社区挂牌清理整顿,现在凡无法律法规依据,或无区级以上党*委、政*府要求,或属社区内设机构(组织)的,一律不得悬挂机构标识,社区职责定位更加明确。

  武汉还将社区证明类事项减少70%左右,上级部门不再直接对社区考核,也不允许职能部门跟社区签责任状,为社区减少了综治、安全等10多项责任清单。社区事项实行准入管理,不在事项清单内的,采取“费随事转”的方式,由相关部门出专项经费予以解决,不给社区增加额外负担。

  武昌区东亭社区党*委书*记王学丽告诉记者,今年,涉及居民户籍、家庭关系、婚姻状况、住房、低保、残疾等18项可在网上大数据平台查询的事项,不再需要社区开证明。“社区工作由事务性转向服务性,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居民服务,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王学丽说。

  “‘轻松’之余,我感到肩头的担子更重了。”汉阳区琴断口街七里一村社区综治治保主任王幼青说,社区最近正在实行岗位调整,她正从兼顾的工作中抽身,准备在本职岗位上大展拳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专业化、项目化成为武汉市各城区社区服务的一大亮点。武汉采取社区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填充各类服务“缺角”,减少社区服务压力,提高居民服务体验感。

  江汉区民权街打铜社区的社工室,整面墙贴满社会组织为居民服务的照片。从心理咨询到应急救援,从关爱女孩到照顾老人……10多个社会组织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武汉市文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策划“平安锣鸣,疫路同心”项目,去年6月至今,专业社工们深入打铜社区,入户走访,陆续开展了6场“疫后论治”系列社区活动;在节庆之际,项目社工举行“情满中秋,礼赞国庆”“打铜的重阳这样过”两场文娱活动,为社区高龄老人、困难家庭送去节日的问候及温暖。

  以往,这些活动一般需要由社区自己负责,从组织到策划,全员参与。社区负责人表示,“相比社会机构的定制服务,我们自己来做不算专业,辛苦就算了,还不一定符合居民的需求”。

  “基层社会治理不能唱‘独角戏’,必须激发居民参与意识,唱响‘协奏曲’。”西桥社区在小区建起党支部,成立了自助物业服务站,发动居民参与小区自治。

  通过物业服务站组织居民协作,翻新了地下管网、新建停车棚、安装晒衣架……社区自己也能抽出更多的人手和力量,为居民办更多实事。

  多方联动解难题

  优化基层治理做“乘法”


  地处武昌古城核心区的昙华林,保留着50余处百年历史建筑,是武汉城市名片、网红打卡地。而武昌区粮道街道昙华林社区正位于景区,停车位紧张,居民停车与游客游览不时发生矛盾。

  社区通过“民呼我应”工作平台,邀请交通、规划、环卫等职能部门、辖区单位以及居民商户共同协商,探索在8:00-18:00之间居民车辆只出不进,方便游客游览的“错峰停车”管理新模式,解决了游客停车难题。

  停车矛盾只是社区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之一。社区党委**冯晶说,社区充分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建立居民议事会、新青年论坛等议事平台,打造“家门口的议事厅”,精准对接不同需求,高效解决小区治理难题。社区还探索出接单、派单、跑单、验单、评单“五步工作法”,架起居民之间、居民与商户之间、商户之间的“连心桥”。

  为回应疫情防控需要和居民迫切需求,武汉市在优化基层治理上做“乘法”,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治理效能,在满足居民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居民参与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提升应急能力和治理效能为抓手,江汉区通过组建“江汉管家”队伍,完善多元参与基层治理体系。“江汉管家”是一群由普通群众、退休党员、安保队员、下沉党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与人数近2万人,仅在北湖街,“江汉管家”人数就超过2400人。

  “禁毒管家”是北湖街“江汉管家”队伍的一个新分支,他们配合街道中心戒毒社区,对辖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帮扶、救助、就业推荐、心理咨询等服务。“现在有30位‘禁毒管家’加入,不仅充实了人手,也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质量。”北湖街中心戒毒社区联络员唐浩介绍,新招募的“禁毒管家”来自各行各业,有下沉党员、热心居民和门栋组长等。

  “平时好用、战时管用。”如今,“江汉管家”遍布基层各个角落,进入“规范化、常态化、网格化”时间。

  东湖新城社区是武汉一个住有3000多户、1.2万人的还建小区。去年3月10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湖北武汉,走进东湖新城社区,为大家加油。

  “现在社区凝聚力越来越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服务的意愿越来越强,大家都希望把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社区工作人员杨铭新特别感慨。

  原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社区老党员王大金去年7月发起成立“老东湖巡逻队”,巡逻队从最初的6人,迅速壮大到98人。他们平均年龄超65岁,在楼栋间巡逻,劝说不文明行为,查找安全隐患。

  “当志愿者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住在这个社区,大家都来搭把手,很多问题就能解决了。”巡逻队员廖清芝说。

  老党员带头,“90后”“00后”也不甘人后。由年轻人组成的“谢小玉志愿服务队”针对居民生活的需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社区还建起了“阳光屋”综合服务平台、“天天学”社区大课堂、四点半学校、爱宠之家等特色服务组织,每周开展常规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居民“下单”提出需求,社区“派单”,下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接单”,下沉干部“抢单”服务……一年来,居民与下沉单位之间实现了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11项共建项目全部完成。一批新的园林绿化工程建好了,社区停车位问题解决了,陈年的“牛皮癣”小广告清理了,商铺乱搭乱建现象杜绝了,物业管理更智能了,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五方联动共驻共建破解难题 化解矛盾做“除法”

  “做实事暖民心,思民苦解民难。”今年春节前夕,武汉尤蕾儿服饰有限公司的员工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东西湖区委政法委,感谢多部门联合为274名员工讨回工资251.66万元。

  去年,东西湖区陆续接到这家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反映,迅速成立由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信访局、区人社局、将军路街道组成的工作专班,同时引导企业员工依法依规维权,定期向员工通报进展情况。

  专班成员还赶赴陕西、四川、安徽等地联系衣物成品批发商帮助收回服装,联系生产设备采购商、库存面料采购来企业实地察看,合理估值企业资产。

  东西湖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以来,专班清收了有关债权和货物,6800件货物全部卖完,且签订协议清收货款,今年1月,由破产管理人主持召开债权人大会,一致通过债权清偿方案,清收货款100%用于清偿员工工资,企业的欠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为了防范化解风险,去年以来东西湖区开展“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专项活动,个别“把脉”精准“会诊”,由区领导领衔包案化解了多起劳资纠纷。

  回应疫情防控需要和居民迫切需求,武汉市创新建立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服务机制,在满足居民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居民参与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花城社区银湖御园小区内,一座垃圾分类亭刚完工,还有两座也即将完工。届时,小区垃圾在这里分类投放,进行异味处理后再集中回收,一直困扰居民的垃圾堆放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我们十天内就顺利通过这个解决方案。”花城社区党委**魏彦辉介绍,5月底,社区在银湖御园小区试点建立物业、业委会、社区、派出所、城管五方联动机制,“以前,社区要一个个地协商,耗时耗力,现在五方联动,负责人一起到场,问题不出小区就能迅速解决。”

  小区业委会常常存在选人难、履职难、监管难等问题。对此,武汉市探索打造“红色业委会”,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政治引领和工作指导,进一步提升小区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享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小区违建如何解决?绿化改造如何规划?2020年8月5日晚,“小区协作治理月月谈”活动在江汉区西桥社区召开。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介绍,“月月谈”每月聚焦一个小区开展一次活动,每次选取两三个居民关心的问题,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广泛征集解决办法,形成议事决议后,由社区党委和全体居民监督执行。

  据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月月谈”这样的民主协商自治方式,武汉市还有很多。比如,江汉区打铜社区“邻里互助”工作法,武昌区华锦社区“三微二治”工作法等,都引导着群众规范有序开展自治活动。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均制定完善了居民公约,社区自治制度建设和实践更具活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持续高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认为,武汉基层治理的“加减乘除”法抓住了基层工作中四个枢纽性问题,通过有增有减,让基层工作者聚焦自身最核心的本职工作,并在工作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调整,系统性化解基层矛盾,同时通过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赋能基层一线,使之更加聚焦服务人民的主业。

  未来武汉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路径在何处?何艳玲说,武汉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具有交通枢纽优势、高校人才资源,以及现有的基层治理能力和经验,都提供了非常明晰的路径支持。

  未来,武汉需要更坚定的发挥制度优势,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为基层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引,充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精细化,向拥有全面化解复杂社会矛盾能力的方向推进,实现治理能力的科学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4: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yy1122 于 2021-4-7 14:51 编辑

一图揭晓汉阳如何跑进黄金赛道

长江日报  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5: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交通首季完成投资逾200亿


2021年04月07日 07:25:11 来源:凤凰网湖北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潘庆芳、陈珺)4月6日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4.5亿元,占年度目标的22.5%,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总体保持较好态势。

早谋划,早动工。1月20日,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咸宁段开建,成为今年我省开工的首条高速公路。2月22日,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项目开工,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项目全面推进。这是我省首批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两个项目建设里程188公里,总投资257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是交通投资主力军。一季度,我省迎来宜都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及伍家岗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合龙等重大工程节点。2月1日,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大随至汉十段正式通车运营,560公里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高速公路项目,还有安来高速鄂渝界至建始、利川至咸丰、宜来等在建。省交通运输厅逐一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关键节点,分解任务目标,挂图作战。对进展缓慢的项目,要求各地逐一挂牌推进,重点督导,尽快实现开工建设,扩大交通建设投资规模。



一季度,湖北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1亿元,占年度目标总额的20.2%。其中港口项目完成投资9.7亿元,航道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促开工、保施工,成为湖北水运投资热词。目前,汉江雅口航运枢纽工程、孤山航电枢纽工程、武汉阳逻国际集装箱二期工程、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松西河航道整治等一批重点港航项目加速推进。雅口航运枢纽将在下半年实现并网发电。



据悉,今年我省将确保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建成高速公路132公里,建设一级公路500公里、二级公路7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000万吨,力争全年超目标,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21-4-7 08:37
武汉汉江湾桥向通车冲刺啦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07:20 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桥很好看,但是看照片好窄,几车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5: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3365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2021年04月07日 07:14:24 来源:凤凰网湖北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卓家锋、丘剑山)4月6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湖北3365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主要聚集在我省光芯屏端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标志性技术和产品。

据统计,这3365家入库企业研发投入79.6312亿元,建有省部级研发机构141个,产出Ⅰ类知识产权4926件,Ⅱ类知识产权41005件;提供就业岗位178913个。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双重特征,在推进科技创新、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壮大新动能等方面作用明显。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百千万”行动计划,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扶持,省科技厅通过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科技项目引导、科技金融服务等方式提高效率,完善机制,加快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全省各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经济重振、蓬勃发展的态势。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厅将进一步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做大高新技术企业底盘。进一步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通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引导组织科技人员服务湖北企业,提升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帮助创新主体享受政策红利,广泛宣讲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政策,帮助入库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75%和制造业企业100%的优惠政策。推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金融机构融资项目推送备选库“双库融合”,着力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花开遍地”、科技型头部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湿地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5: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甸千子山将新建垃圾焚烧厂?

2021-04-07 07:10:23|来源:人民微看点



日前华中地区在建的最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医疗废物处理厂项目和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设即将竣工,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完工并投入试运营;整个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工。

据了解,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843亩,建成后可以日处理7000余吨垃圾。

近日,据长江日报报道消息,武汉固废处理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迭代。从上世纪80年代简易的垃圾填埋处理;到2003年进入卫生填埋时期;到2008年长山口焚烧厂开建进入焚烧时期;再到目前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时期,代表案例就是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

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武汉蔡甸区常福工业园千子山畔,是目前华中地区在建的最大一座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后工艺技术、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及环境友好度都将是国内一流。

据了解,这是华中首家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处理、有机垃圾处理、市政污泥处理、工业危废和医废处理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于一体,并配备有污水和渗滤液处理厂、安全填埋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等配套辅助设施的循环产业园,占地843亩,建成后可以日处理7000余吨垃圾。

园区将六大固废处理项目纳入一个产业链条中的产业共生“大园区”,实现了园内废水、废渣“零排放”以及物质全量循环利用。

目前,医疗废物处理厂项目和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设即将竣工,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完工并投入试运营;整个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工。

网友曾咨询:千子山有垃圾焚烧厂的具体规划吗?

蔡甸区曾回复: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配套工程项目位于奓山街常福千子山,是由武汉市**批准,武汉市发改委立项的市级重点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5年,投资总额初步估算为12.68亿元。

产业园区内可投资建设的环保产业项目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医废垃圾、危废垃圾等六大类,项目由核心区(产业园区)、防控区、还建区三个功能区组成。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武汉市垃圾处理能力,推进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5: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四座平战结合医院计划七月完工
极目新闻记者为您揭秘:引入弹性空间,构建智慧医疗系统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发布时间: 04-06 21:35 楚天都市报官方帐号



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黎先才

通讯员 钟三轩 安晨宇 陈迪

平时是三甲医院,服务一方百姓;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医疗布局、救治设备则可迅速“转换角色”。这,就是“平战结合”医院。

去年7月,武汉首次大规模在新城区布局三甲医院,选择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新洲、蔡甸、江夏、黄陂等四个新城区新建“平战结合”医院,届时将弥补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和床位的不足,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

这四大应急医院建设进展如何?建设中有哪些“尖板眼”?计划何时完工?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分头探访“四区”医院建设进展。

新洲区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项目:

专设医用物流传输系统


4月2日,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项目上,2000多名建设者各司其责,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



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总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到今年1月,在113天内完成5栋楼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7月竣工。

项目经理刘文昆说,医院建设包括200床传染病房楼和800床综合医院两大板块,具有快速平疫转换的能力,遇疫情可快速转换,变成拥有1000张病床的传染病救治医院。医院主体功能建筑包括门诊楼、综合医疗楼、感染楼、行政后勤楼、医疗垃圾暂存间、污水处理站等。

据介绍,医院根据“分级分区防控,平疫结合,战时转换”的设计原则,采用“三区两轴”的设计,感染区、综合医疗区分区明确,各区间有宽阔的绿化隔离带,每幢楼之间用连廊连接,平时作为通道使用,疫情发生时可将连廊直接封闭,迅速达到隔离作用。

此外,医院设计有一套专门的医用物流传输系统,实现部分医技科室的资源共享,类似“盒马”的物流传输系统,避免人与人接触。在医院西北角,设置了临时转换区,可临时增设车辆清洗消毒间、医疗垃圾收集间等,作为医院与外界的过渡区,降低疫情时维护医院运转的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目前,项目每个大工区实行包保制,在劳动竞赛氛围激励下,比学赶超。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增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产业配套功能,还将辐射鄂东地区为周边数十万居民就医带来便利。

蔡甸区武汉常福医院项目:

病房阳台可打通为病患通道


4月2日,从高空俯瞰,蔡甸区常福大道与霞光二路交会处——武汉常福医院建设现场,5栋单体结构雏形已现,中建科工的建设者们正进行室内装修及绿化施工。



武汉常福医院一期工程包含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感染病楼、科研及行政后勤楼5大单体,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整所医院按照“大综合+小专科”模式运行,平时满足周边居民就医需求,战时及时转换为1000张传染病床,二期工程预留有1000床的“战时”动员医院建设条件。



“1000张床位中,传染病楼设置100张床位,剩余900张普通床位可通过调节压力梯度,变成负压病房。”项目总工白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为满足负压病房的“切换”要求,医院同时设置2套风机,日常运行小风机,当需要收治传染病人时,通过转换阀门运行大风机,增大风量,使普通病房转成负压病房。同时,病房结构上也会进行隔离改造,比如战时可把病房区域的阳台打通,变成病患通道,实现“三区两通道”的部分功能。

应急医院建设,更好服务患者是建设者的心之所想。去年10月,项目团队开始危重症患者化疗室——5个直线加速器的施工。墙体施工越扎实,后期防辐射性能越优。为此,项目团队特别定制2.7毫米、3.5毫米的钢管架体材料,佐以智能监测循环降温技术控制浇筑质量……20余天时间,高标准完成5个直线加速器施工。

据悉,常福医院项目去年7月底正式开工,20天完成45万立方米土方的清运;40天完成桩基施工;90天完成8.2万平方米地下室、近3万平方米门诊楼全面封顶;150天所有五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创造了百天攻坚的“常福速度”。

江夏区武汉云景山医院项目:

打造零接触式智慧药房


位于江夏区的武汉云景山医院总建筑面积25.25万平方米,包括1栋医疗综合楼、1栋行政科研宿舍楼和4栋住院楼。其日常状态下为国家三甲老年病专科医院及国际化康养医疗服务中心,非常时期,建设区1000张床位全部用于收治传染病人,还可根据需求可在预留用地临时建设1000张床位用房。



“云景山医院项目是中建三局一公司智慧医工建造系统试点的第一个项目,该系统行业领先,能全面连接员工、组织、装备、伙伴,实现‘智联万物’。”项目负责人陆杰补充,作为一家“平战结合”的医院,医院探索构建智慧物流体系——以物流机器人为主、气动物流为辅,来解决传统人工物流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医院救治需要的问题。同时采用零接触式智慧药房,实现药品实物流通的全闭环管理,也实现药品信息流的全流程打通。



全息投影、BIM技术与VR的结合,使得工穿插更为有序。陆杰解释,云景山医院项目为工程总承包项目,整个工程涉及有 ICU、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液氧站、正负压等等各大专业三十余个。以上技术的使用,使得粗装、机电、精装修等专业形成等步距向上的流水节拍,现场3000人的“大兵团”施工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

据悉,目前,除D栋外,医院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现场正在进行后续的精装饰施工。建成后,将成为江夏区一所平战结合,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的公卫应急体系的重要阵地。

黄陂区人民医院项目:

战时可扩至1600张床位




作为黄陂区唯一在建的“三甲医院”,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心院区)项目正大干快上。预计到5月,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目标。

该项目是集医疗服务、健康保障、愈疗景观、商业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的全科三甲“医疗综合体”,共设置床位1200张,其中包含平战结合床位1000张,传染病床位200张,战时可扩充至1600张,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现场探访了解到,该项目行政科研楼、值班公寓楼、传染楼已完成封顶,住院楼施工至13层,门诊医技楼已完成土建结构的80%。



施工方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蒋涛介绍,该工程总工期只有300余天,同类型建筑需耗时600天以上。为保证工期节点目标,项目部春节期间未停工,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时,同步进行幕墙装饰工程;幕墙样板区施工即将完成,将同步进行值班公寓楼、行政科研楼、传染楼、门诊医技楼的幕墙施工;内部装修施工各楼栋样板区正进行施工,将逐步大面积推广施工。医疗专项、弱电智能化、给排水、景观、绿化、市政配套路网等专业工程也在同步实施。

“目前我们正朝着5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标推进。”蒋涛说,预计到7月底完成安装、装饰工程,10月底与院方完成移交手续,保证12月底前达到营运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1-4-7 15:57
武汉四座平战结合医院计划七月完工
极目新闻记者为您揭秘:引入弹性空间,构建智慧医疗系统

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展露新颜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07:48 来源: 武汉晚报





4月6日,东西湖区环湖路边,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展露新颜,即将投用。据了解,该院一期工程可提供600张床位、1400个停车位,日满足5000人次的就医需求,并将与协和主院区优质医疗资源打通,提供专科齐全的门诊与住院服务。记者 李永刚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6: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生态大走廊雏形初现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07:16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6日,武汉光谷生态大走廊豹子溪生态廊道休闲步道和水景已初现雏形,部分被绿植覆盖。光谷生态大走廊北起九峰山,南至龙泉山,全长9.3公里,目前水道、绿道已贯通,一期土方外运基本完成,近200台机械、千余名作业人员正全力投入项目建设。建成后,这条生态大走廊将成为展示光谷形象的新名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6: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酣神醉 发表于 2021-4-7 10:50
市、省一起申请试一下,能否把买断阳逻大桥纳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如果能成的话,对阳逻港及阳逻物 ...

是的,这个要是免费了,对江北的发展融合是大利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7 16:1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1-4-7 15:48
蔡甸千子山将新建垃圾焚烧厂?

2021-04-07 07:10:23|来源:人民微看点

锅顶山是不是有望解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8 13:51 , Processed in 0.06525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