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年中上线,为何选择湖北、上海两地运行?专家:重在资源互补
2021年03月15日 18:35:5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为了在既定时间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重要工具之一的碳市场正在各方关注的热点。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历时3年筹备,落户湖北的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简称中碳登)目前正在为2225家履约企业办理开户手续。
根据生态环境部消息,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到了最关键阶段,6月底前将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有多大,目前有诸多预测。据华金证券研报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预计配额发放达50亿吨,涵盖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可达6000亿元。
随着中碳登在湖北运行,本地碳市场专家将之形容为“聚绿盆”,将大力推动湖北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清洁化。
位于武汉中北路的碳汇大厦,未来将成为中碳登办公地。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明双 摄
湖北已发行多种碳金融产品
3月14日虽然是周末,但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仍在参加国内外多个碳排放、碳交易相关的研讨会议。
“2011年底,国家选择了7个省市作为碳交易试点,湖北省在制度设计方面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在谈及中碳登落户湖北时,齐绍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湖北的碳交易制度在提高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机制,无论是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阶段还是能源结构等,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事实上,湖北省在碳交易试点方面也交出了较为优秀的答卷。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文章显示,截至2021年2月初,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交易总量35560.69万吨,交易总额83.45亿元,交易规模、引进社会资金量、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居全国首位。
此外,湖北省在碳金融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在碳排放权进入交易市场的同时,衍生的金融产品随之出现。《2019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运行情况》显示,湖北在全国首创碳基金(5只)、碳托管(531万吨)、碳质押融资(15.4亿元)、碳众筹、碳保险等碳金融产品,为企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渠道。
齐绍洲认为,正如上海和深圳有证券交易所,当地居民的证券投资意识就更强一些,中碳登落户湖北,将加强**和居民对市场化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以及更充分地利用这种工具节能减排。同时,中碳登会成为湖北的“聚绿盆”,吸引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对推动湖北的绿色低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清洁化起到重要作用。
碳市场交易规模或超千亿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上线交易,碳交易将由区域试点向全国市场过渡。中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涉及全国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
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各方都有不同的预测,目前有千亿级到万亿级规模的不同说法。早在2016年9月,生态环境部官网转发的文章《碳交易市场启动在望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显示,有媒体报道指出,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吨/年~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
华金证券研报分析称,碳市场年中上线,绿色金融制度不断完善,全国碳市场已基本搭建完成。“十四五”期间,石化、建材、钢铁、有色、航空等行业将纳入碳市场,预计配额发放达50亿吨,控排企业近万家,涵盖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可达6000亿元。
目前,湖北省、上海市分别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建设牵头单位,正在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全国碳市场分别在两地运行,齐绍洲表示,这是因为碳市场的两个功能是不一样的系统,一个是前台的交易,一个是后台的支撑,双方合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上海作为金融中心,交易方面的技术、人才、管理、机构等资源已经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对于产品创新、投资者培育、交易规则以及国际接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碳市场建设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后台数据服务和结算服务,湖北有多年试点碳市场建设和交易的经验,特别是在交易量方面拥有领先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