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2-26 1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市场稳定回升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带来的考验,青山区(化工区)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各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措施,社会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消费市场复苏态势不断巩固,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75亿元,同比下降21.9%,增速在全市七个中心城区中列第四位。
一、消费品市场整体发展状况
2020年,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中有升,与全市的差距逐步缩小。从增长趋势看,总体呈现低开稳走向上的态势,全年社零额同比下降21.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21.5、19.3和12.9个百分点。
从分月数据看,12月份消费市场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38亿元,为单月最高值,3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2亿元,为单月最低值;从各月同比看,5月、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52.9%和48.2%,为2020年最高和最低涨幅,6月以后每月当月降幅大幅收窄,年底12月当月实现转负为正。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结构特点
(一)四大行业有序恢复
2020年,全区批发业完成销售额406.17亿元,同比下降10.8%;零售业完成销售额97.62亿元,同比下降17.2%;住宿业完成营业额1.13亿元,同比下降18.2%;餐饮业完成营业额24.48亿元,同比下降24.5%。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和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8.0、6.9、5.7和8.4个百分点。
1-12月,限上四大行业同比降幅分别为7.6%、26.2%、1.1%和29.8%,较1-11月分别收窄4.6、8.4、8.1和2.0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业当月实现正增长,增幅均高达50%以上,分别为75.9%、67.0%和83.3%。
(二)骨干零售企业支撑明显
2020年,全区零售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36.78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7%,同比下降24.0%,降幅较年初大幅收窄。其中,4家企业同比上涨,1家企业同比下降。
分企业看,众圆和丽红作为全区重点零售企业,在满足大众刚性消费的基础上,结合ZF惠民利企的消费政策,抓住各大节假日,放大假期经济效应,采取满减、直播送券或满额送券等多种措施提高销量,2020年两家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27.05亿元,虽同比下降35.1%,但仍占全区限上零售额的69.7%,对全区限上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104.3%,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受疫情影响,人们对网上消费和健康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迅华和马应龙依托实体门店迅速扩张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06.7%和29.5%,分别拉动全区限上零售额增长2.0个和2.9个百分点。
(三)生活必需类和消费升级类均有亮点
吃、穿、用类商品销售情况良好,其中,粮油食品类商品占限上主要商品零售额的2.4%,拉动全区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0.6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4.3%,对全区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2.1%,对全区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6.7%。
全区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增长势头迅猛,2020年,受“宅”经济等线上消费驱使,智能手机消费猛增,该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商品零售额的5.4%,拉动全区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0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需关注的问题
(一)社零额总量偏小,规模效应不显著
2020年,全市共实现社零额6149.84亿元,其中,七个中心城区共实现零售额3693.30亿元,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为60.0%。分区看,零售额排名第一的是江汉区823.96亿元,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为13.4%;排名第六的是汉阳区470.66亿元,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为7.7%;青山社零额排名第七,总量只有江汉的四分之一左右,不到汉阳的二分之一,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仅为3.4%。青山区社零总量偏小,主要源于批零住餐企业不管数量还是规模都远远低于其他区,且行业龙头企业少,单体分散经营的占比较高,加之百胜餐饮、沃尔玛和盒马等连锁企业因其总部注册在区外,社零贡献也被算至区外,同时,批零住餐业经营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偏低,整体经济效益不高,缺乏规模效应,消费品市场整体发展后劲不足。
| |
| 1-本月(万元) | 增长(%)
| 武汉市
| 61498424.0
| -20.9
| 江岸区
| 4831254.6
| -21.9
| 江汉区
| 8239572.9
| -31.9
| 硚口区
| 5623022.9
| -31.9
| 汉阳区
| 4706590.0
| -21.7
| 武昌区
| 6421917.0
| -18.5
| 青山区(化工区)
| 2077505.1
| -21.9
| 洪山区
| 5033188.6
| -18.3
|
(二)批发消费比重大,消费结构有待调整升级
青山区(化工区)消费行业的“瘸腿”现象较为严重, 2020年底,全区共有103户法人企业纳入联网直报,其中,批发企业77户,零售企业12户,住宿企业3户,餐饮企业11户,零售企业仅占全区限上企业总数的11.6%,低于其他城区25%平均值。从行业构成来看,限上批发业是全区限上消费品市场的中坚力量,2020年实现商品销售额占限上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达88.3%,但批发消费受同质化程度高、销售品种和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制约,易受市场影响,当批发企业销售增长放缓或下降时,会对青山区消费品市场的增长造成较大的影响。2020年,平煤神马、浙商中拓和越达顺三家企业累计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净减54.40亿元,降幅达47.9%,拉低限上销售额增幅1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逐步调整限上企业结构,加大企业培育及入库力度,挖掘新的增长潜力,是推动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的关键。
(三)企业经营压力依旧较大,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受疫情影响,经济环境整体趋紧,全区消费流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着竞争加剧、融资难、成本上涨等难题,盈利能力面临较大挑战。2020年1-4季度,全区限上批零住餐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1%,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6%,营业成本降低率较营业收入低0.5个百分点,其中,作为全年社零主力的限上批发、零售企业营业成本分别同比上涨8.7%和2.4%,尤其是利息费用分别上涨37.8%和424.7%,远超当期营业利润增幅。分企业看,四成企业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倒挂,由此影响其营业利润,如迅潮电子商务,2020年营业成本同比上涨95.9%,三项费用同比增长62.9%,导致其营业利润由正转负。
四、进一步促进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连锁经济,强化总部辐射力
大型商场、超市等零售连锁业态以其强辐射力,日益成为零售业的主力军,对社零额的增长贡献突出,但我区零售业态扩张受到地域、店面人口购买力等因素限制,辖区内连锁门店新增有限,截止2020年底,我区仅3家连锁企业,缺乏增长的长期动力。需加大对连锁企业总部的招引力度,强化政策扶持,打造消费提质升级“新引擎”;同时,鼓励总部在青山区(化工区)内的连锁和大型零售企业,在其他区开设产活分店,扩大零售总量,拉动增速增长。
(二)培育创新主体,
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新兴技术与商贸企业的融合,积极推进便利店+餐饮、便利店O2O模式、无人便利店等新业态落地,加快电子商务与实体商贸相结合,进一步优化科技型零售企业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流通理念的创新,利用互联网流通应用,适应和引领全区消费升级,提升流通业的品质;支持部分零售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有潜力有条件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为进一步服务商贸企业走出“疫”霾,行业主管部门需联合街道,加快落实省市出台的各类惠企政策,尽量覆盖更多的小微企业并且延长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期限,帮助小微企业的后续发展和成长,引导青山区(化工区)小微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可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助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