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6 21: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府河桥(建设北桥一道桥)
1952年为调顺保(定)石(家庄)公路入市路线,加强客货联运及辟建新区之需要,在开通建华路的同期,于所经一亩泉河,灵雨寺村两自然凹道及清水河上由北向南依序修建了泉水河桥,双孔旱桥,一孔旱桥及清水河桥,俗称水旱四桥。三十余年来,物换星移,地形有沧桑之变,桥也有显隐之时。原有两旱桥,已逐步失去其功能而湮没于地下,今仅存两木桥而已。为忠于史实,爰述于后。
(一)泉水河桥,踞建华南路北端,跨一亩泉河。
初建时称府河桥。实则以位置论,应正名为建华北桥,也称一道桥。
当年由市建设局委托驻保之河北省交通企业建筑公司设计并施工。
基础为木桩承重砼墩、台;上部为砧拱结构,矢高1/2,五孔均等跨5米,桥宽10米,砧栏,连引墙在内,建筑总长49米,投资4.9万元。
1974年该桥因交通需要加宽。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东侧加宽4.35米,西侧加宽4.25米。
结构形式:中墩处加设钻孔灌注桩,桥台顺向外延砌石(内片石外粗料石镶面);上部,灌注桩上加双悬臂盖梁,.石砌桥台上加钢筋砼台帽,上覆空心车行道板及实体人行道板;桥栏为预制砼构件中加倒人字,线条简洁明快。
加宽后桥全宽18.6米,(含车行道15米及人行道。)承载能力为汽一13级,桥全长仍为49米。
(二)双孔旱桥,位建华路中部,跨灵雨寺村原有凹道。
该凹道为历史上的天然冲沟,由于多年淤积而形成通路。
只雨季排水,而常年干旱,故名旱桥。
建国伊始,置市煤建公司于灵雨寺西街,沿铁路东侧为其货场。(解放前为杂货站)当时,我市用煤均通过此道而东运,煤车终日不绝,俗有“煤路”之称。
1952年,开辟南北向交通建华路时,考虑到煤运需要,市建设局于此建两孔砧拱桥,上行过境客货运输,下则专供煤运。初步形成我市第一个立交桥。
该桥由市建设局自行设计,并直接组织劳动队施工。下部结构采用灰土深基,城砧桥墩、桥台,半圆砖拱,孔径净跨4米,宽10米,长11.4米,净高4米。
1954年,市煤建公司及其货场迁址,桥下煤运作用消失后,遂专供灵雨寺村农事活动通路及排除农田沥水之用矣。
1970年,辟建战备路时,将此凹道填垫后,双孔桥即隐于路下。
后人防工程之地下通道又巧为利用。桥形已消失无存。
(三) 一孔旱桥,也在建华路中部,跨灵雨寺村自然斜向凹道。
桥下仅供雨季排除农田沥水,平日则为车行交通之用,故称旱桥。
由市建设局自建。结构与双孔旱桥同。灰土深基,城砖桥台,半圆砖拱。
净跨4.0米,净宽10米,斜向长度达13.4米。
1963年,洪水浸袭我市,桥下被水溜冲刷深达1.3米,水后曾以碎砖石填充夯实后加作片石护底。
1970年,其北双孔旱桥隐于地下后,此桥在建华路上依序改称二道桥。
1974年,根据需要加宽。
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由于该桥与路线交角偏差近30度,°使改建后桥、路中心吻合,于东侧加宽4。0米,西侧加宽3米。
其结构下部向两侧顺延石砌桥台,上部为预制空心桥板,板长6.38米,采用错位正放法以适应桥型。南岸西侧加作12米护墙与桥台侧墙连接。改建后桥全宽18.6米,含车行道15米及两侧净人行道各1。5米;建筑总长为13.4米。全部造价2.1万元。
1980年以后,该桥上下游凹道已逐年垫高,其上建筑群体日益增多,现仅徒具桥栏,桥下通行及排水功能全部消失。
二道桥之名虽系历史陈迹,但仍为老保定所乐道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