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没钱买房

见到的一张龙湖副CBD某银行规划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ztd88888
龙湖副CBD某银行大楼
,设计者叫科雷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雷兹的方案,这栋120米高的大楼,将由29块轻而薄的悬挑楼板相互叠加而成。建筑表面由一系列暴露在外的细长斜拉支撑结构组成。章明形容这种手法“就像中国古建筑中的木塔层层叠加的结构,突然被放大到当代中国的城市尺度”。再加上夜景中,这些支撑斜索中镶嵌的LED灯管光线流转,整栋大楼看上去不啻为一道奇观。

从郑东新区的作品来看,科雷兹的处事态度和设计风格继续了自柯布西耶以来瑞士建筑师代代传承的严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2: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18: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这么炫,但是建好不知道啥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1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品不出来   不过觉得好独特啊{:5_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19: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五月


    东区的很多项目,炫的让人不敢相信;不过东区的规划相对主城区要“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设计师挺有风格的。各种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14-2-25 20:52 编辑

个人网站,好叼的样子
http://www.kerez.c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14-2-25 21:16 编辑

夜景亮灯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14-2-25 20:55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14-2-25 20:57 编辑

该项目是基于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的改造。此设计尝试挑战与突破传统的高层办公楼设计,也是郑东新区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师设计中的第一幢。这并非是在传统上锦上添花,而是重新质问传统高层建筑的最根本的空间与结构问题,并由此探讨新的手段方法。建筑的结构将完全暴露在建筑的个个空间甚至是室外,使建筑具有其独特的标志性。直径为4ocm的钢制结构柱穿插在楼板之间,既联系了也分割了建筑的各个空间。这些结构柱也打破了传统办公空间均质乏味的内部空间,而营造了不断变化的空间形态。随着建筑重量的变化,结构柱的密度由底层向上步递减,梁本身的高度也随之变化,由下到上递增,这也使得越往高层可以有越大悬挑的楼板。如此一来建筑的高度也可以从结构的变化中体现。其中一些结构柱穿过建筑表皮直接落入周围的空地上,人们可以看到这些高达一百米直径却只有四十厘米的斜柱如何穿梭在建筑的不同空间之中。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和空间的体验,会让所有人过目不忘。这些暴露在外结构柱其实只是整体结构的冰山一角,它们也激发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让来往行人愿意走近或者进入建筑一探究竟,从而增加了建筑的神秘感与气量。
     
    结构概念
几乎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通过很厚重的核心筒或者幕墙结构来达到稳固作用。但这个塔楼看起来却是比较轻盈的,直径40cm垂直的柱子不会在平面上形成明显的分隔。所有楼层都是非常开敞且灵活的办公空间。核心筒面积也只是囊括了垂直交通的面积——逃生楼梯与电梯筒。而这种极度具有穿透性而且灵活性极高的理想化的结构系统是现代办公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创造一个开敞明亮的办公空间。这种理想化的结构系统是非常优雅且美观的,因为没有沉重的核心筒或粗壮的立柱。但这种理想化的体系却是脆弱的,为了达到稳固的效果,我们在四个核心筒周围增加了一系列的斜撑。但斜柱对空间的使用率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为在建筑室内并不会大量的出现。斜柱主要是位于建筑的四周甚至是曝露于室外。这会使使用者联想起中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但同时这也会让人产生好奇心,因为类似古代木结构的层层叠叠的结构体系主要运用在低层或中小型建筑,并没有在高层上使用过。并且在这个建筑中,我们用钢,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的材料去重新诠释传统木结构体系的韵味。斜柱从20米开始一直到100米,加上层层叠叠悬挑的楼板,使筑更加引人入胜,简洁优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景亮灯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0: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闪电劈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1: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建筑拍摄X光片

    尽管一切看起来都还算顺利,但瑞士建筑师Christian 还是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在他第四次离开郑州之后。

  在郑州由已故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规划的郑东新区CBD里,一幢即将拔地而起的120米高层是这位哈佛大学建筑学院丹下健三教席的客座教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

  项目前期进行的颇为顺畅,与业主的几轮沟通下来,设计便基本定案,接下来需要立即找到能够配合做建筑结构的设计院。然而就在这时,Kerez开始有些担心了。

  同样是在陌生的城市中做设计,Kerez禁不住想起了几年前在华沙的经历。

  “那是一个博物馆的设计,我已做到方案基本确定,只需要找一家能够配合的结构公司,项目便可动工。”但是,让瑞士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找整整耗费了三年时间。

  “通常我们看到的建筑中结构都会被藏起来,但在我的建筑中它们都被暴露出来,让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Kerez设计的建筑中,出人意料的结构体系是一大亮点,但也同时为配合的结构公司带来了很高的难度。离开郑州的Kerez忧心忡忡的给他在哈佛建筑学院的中国友人发了封邮件,询问国内是否有设计院能做得了这个项目的结构,友人在一天之内便回了信,说:有!

  Kerez在友人的介绍下第一时间和上海同济院取得了联系,随后双方的合作则证明了,郑州并不是又一个华沙。

  不知是否因为项目进展顺利,我们7月26在专访现场见到的Kerez,尽管赶上了上海数十年不遇的超高温,但看起来心情十分愉快。在随后由文筑国际举办的“大师之旅”新锐建筑师系列讲演会上,这位性格内向的建筑师也讲起了自我调侃式的笑话:“我将郑州的项目称为超高层建筑,因为在瑞士全国也找不出如此高度的建筑,然而来到中国总会有人笑着纠正我,说这楼充其量也只是高层,因为在中国120米并不是那么的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2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工难度高,不一定能实现~~希望~~希望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8 18:45 , Processed in 0.06540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