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6 14: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俊峰:株洲风电产业发展需插上“智能”之翼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俊峰(资料图)
5月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俊峰来株。在参加2017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前,先在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发表了一场主题为《发展转型推动能源变革》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李俊峰接受了株洲日报记者专访。
株洲发展风电产业大有可为
李俊峰先后组织并主持了我国多项有关能源重要文件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组织过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问题研究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对能源经济和能源环境理论研究颇深。
李俊峰认为,株洲发展风电产业大有可为,最为有利的就是基于中车株洲所的技术优势。高铁装备与风电装备有相通之处。技术的横向转移基本上可覆盖80%的风电装备。
中车株洲所的风电产业属于“醒得早”却“起得晚”。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当前国内领先的一批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其零部件居然来自于株洲的风电产业相关企业。
“要做大、做好,就看你愿意多大程度,把人才和资金进行分配。”李俊峰认为,拥有国际领先的控制技术及精英人才,株洲发力风电产业后势强劲。
玩转大数据最缺智能识别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能力对企业来讲尤为重要。“智慧地筛选和应用数据,是现在中国企业最缺的。”李俊峰直言不讳。
从去年底开始,中车株洲所先后与国家气候中心、法国美迪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意在整合全球最先进的风资源技术与经验,打造国内最具权威的风资源系统平台。
“依托大量气象资源数据的累积和分析,确保风电场的运行、调度、匹配,在这一领域,中车株洲所已经抢占了行业先机。”李俊峰认为,与全球风电工程领域风资源评估技术方面的顶级公司合作,就是一次将人工智慧融入数据运行的尝试。目前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相比,在人工智慧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智慧方面还有差距,建议中车株洲所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培育科技型服务企业可曲线引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株洲还可以做什么?
“一定要引进、培育大量科技型服务企业,这样才会有发展后劲。”李俊峰表示,专门负责解决企业在生产制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这样的科技型服务企业未来大有市场。
缺失科技型服务企业,是株洲、湖南乃至全国的发展短板。
“中国的高铁已经改变世界。”李俊峰希望,拥有高铁技术的株洲,能够进一步挖掘人才潜能,孕育一批能够服务当地的科技型服务企业。
一旦科技型服务企业大量生长,将为科技型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优渥环境,而以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的城市理念,也将成为株洲吸引人才的一块强“磁铁”。(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