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tephenlee

合肥新广电中心最新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1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裙楼很快啊!主楼的地基打好了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8: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裙楼很快啊!主楼的地基打好了没啊?
hrwaitfor 发表于 2010-6-21 16:03


打好了,慢慢往上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2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铞机都很有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2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很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2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海螺牌水泥吗? 东方明珠就是安徽海螺牌 杭州湾跨海大桥 也是海螺牌水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2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第一大品牌水泥 海螺海螺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4: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也没看见 有新的消息了!   楼主发帖啊 郁闷 你们都去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   此外,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所控制原江南省地区分为四省∶江南省(南京周边地区,又称天京省)、天浦省(以江浦为中心)、苏福省(首府为苏州)、安徽省(首府为安庆)。   “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 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由于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东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其它割锯势力,再加上清朝皇室内部自身矛盾尖锐,斗争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材库之一的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至关的重要了,因此,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分而治之,一来以便更强有力的管理,二来以防再有第三方势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苏省,江(宁)苏(州)而来,省会驻地苏州,称“江南右布政使司”;安徽省,安(庆)徽(州)而来,省会驻地南京,称“江南左布政使司”。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江苏省,江南右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南京,成为江苏省省会。 安徽省,江南左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安庆,成为安徽省省会。   江南省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但安徽和江苏在清朝仍是全国富硕的省份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安徽每年所上缴的赋税一直可排在全国前五位。而作为安徽省会的安庆,在19世纪中期开始,就和武汉.南京并称为“长江三巅城市”,而清咸丰十一年(1861),清朝依靠自己力量在安庆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军械所,制造出了中国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轮船,它既标志着安庆,乃至于安徽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同时也体现出当时安徽省的重要性,以及安徽省会安庆在全国的影响力!后来,民国总统孙中山先生在其著作《建国方略》和《建国纲要》中就提到在安徽要重点建设两个地方:一是安庆,二是芜湖。要把安庆建设成为武汉和首都南京之间一座横跨长江两岸的特大型“双联市”,把芜湖建设成为长江流域主要的港口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驻地江宁(即今南京)。 清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每年仅江南一省上缴的赋税额就占了全国所收赋税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则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民间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由于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东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吴氏等三藩势力,再加上满清皇室内部派系矛盾尖锐,争斗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材库之一的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至关重要了。因此,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分而治之,一来以便更强有力的管理,二来以防再有其它势力利用富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清廷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苏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江宁)。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取“江宁”和“苏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建“江苏省”;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1: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楼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1: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江南省说起——清朝时的安徽和江苏概况

  “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由于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东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其它割据势力,再加上清朝皇室内部自身矛盾尖锐,斗争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材库之一的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至关的重要了,因此,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分而治之,一来以便更强有力的管理,二来以防再有第三方势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苏省,江(宁)苏(州)而来,省会驻地苏州,称“江南右布政使司”;安徽省,安(庆)徽(州)而来,省会驻地南京,称“江南左布政使司”。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江苏省,江南右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南京,成为江苏省省会。安徽省,江南左布政史司左迁,迁至安庆,成为安徽省省会。

    下面是清朝时的安徽和江苏概况:

江苏省

江苏省:明南直隶,顺治二年(1645)改置江南省,定省治江宁府;十八年(1661)以东部改称江苏省。定省治苏州府。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江宁、苏州均为省治。
--------------------------------------------------------------------------------
两江总督: 顺治四年(1647)设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九年(1652)更名江西总督,移驻南昌府;后复驻江宁;十八年(1661)分置江南、江西总督;康熙元年(1662)兼操江事务;四年(1665)裁江西总督,兼辖江西;十三年(1674)复分置江西总督;二十一年(1682)复合一,寻定名两江总督,节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道光十一年(1831)兼两淮盐政;同治五年(1866)兼南洋通商大臣。
江苏巡抚: 顺治元年(1644)设江南巡抚,驻苏州府;十八年(1661)更名江苏巡抚。
江淮巡抚: 初沿明制,设漕运总督,驻淮安府;顺治六年(1649)兼庐凤巡抚;十六年(1659)停兼庐凤巡抚;咸丰十年(1860)节制江北诸镇、诸道;光绪三十年末(1905)改置江淮巡抚,三十一年(1905)裁。
江宁布政司:乾隆二十五年(1760)设江宁布政司,驻江宁府,受两江总督节制;领江宁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海州、通州、海门厅。光绪三十年(1904)兼江淮布政司,三十一年(1905)停兼江淮布政使。
江苏布政司: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布政司右布政使,驻江宁府;十八年(1661)移驻苏州府,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康熙五年(1664)领江苏全境;六年(1665)更名江苏布政司;乾隆二十五年(1760)分设江宁布政使,领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太仓州。
江宁按察使:顺治二年(1645)设江宁按察司,驻江宁府;康熙六年(1667)改设江苏按察司;雍正八年(1730)移驻苏州府;宣统二年(1910)改设江苏提法司。
--------------------------------------------------------------------------------
江宁盐粮道:清初置驿盐道,驻江宁府,无所领;康熙二十一年(1682)江宁府来属,更名江南盐法道兼江宁府;光绪三十年末(1905)裁江安粮储道,更名江宁盐粮道。
淮 扬 海道:康熙九年(1670)置淮扬道,驻淮安府,领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十五年(1676)徐州另属;雍正二年增领海州、通州、邳州;八年(1730)更名淮扬海道,通州另属;十一年(1733)邳州降;乾隆八年(1743)淮安府桃源县另属,并与淮徐海道同理海州事务;五十七年(1792)移驻清河县;嘉庆七年(1802)淮安府桃原县、海州来属;十六年(1811)海州、淮安府安东县、阜宁县、桃源县运河以北另属,更名淮扬道;咸丰十年(1860)裁;同治四年(1865)复置淮扬河务道,驻清河县,领淮安、扬州二府;光绪二年(1876)海州来属,复名淮扬海道;三十年(1904)加按察使衔。
淮 徐 道:康熙十五年(1676)置,驻徐州,领徐州(徐州府);雍正十年(1732)移驻宿迁县;乾隆八年①(1743)淮安府来属,并与淮扬海道同理海州事务;嘉庆七年(1802)海州、淮安府桃源县另属;咸丰十年(1860)扬州府、淮安府、海州来属,更名淮徐扬海道,移驻徐州府,兼南河事务,而南河总督裁;同治四年(1865)扬州府、淮安府另属,更名淮徐海道(徐海河务道);光绪二年(1976)海州另属,复名淮徐道。
常镇通海道:康熙十三年(1674)置江镇道,驻镇江府,领江宁府、镇江府;二十一年(1682)增领常州府,江宁府另属;更名常镇道;乾隆六年(1741)通州来属;三十三年(1768)增领海门厅,更名常镇通海道。
苏 松 太道:康熙九年(1674)置苏松常道,驻苏州府,领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二十一年(1682)常州府另属,更名苏松道;雍正二年(1724)增领太仓州;八年太仓州另属,移驻上海县;乾隆六年(1741)太仓州来属,更名苏松太道;三十一年(1766)苏州府另属;嘉庆十三年(1808)苏州府来属。
苏松粮储道:初沿明制,驻常熟县,无所属;乾隆三十一年(1766)苏州府来属;三十二年(1767)移驻苏州府;嘉庆十三年(1808)苏州府另属,仍无所属。
江安粮储道:清初置,驻江宁府,无所属;康熙二十一年(1682)安庆府、池州府、太平府、徽州府、宁国府、滁州、和州、广德州来属;雍正十一年(1733)所领全部另属,仍无所属;光绪三十年末(1905)裁。
太 通 道:雍正八年(1730)置,雍正末年驻崇明县,领太仓州、通州;乾隆五年(1740)移驻通州,六年(1741)裁。
淮 海 道:嘉庆十六年(1811)置,驻安东县,领海州、淮安府安东县、阜宁县、桃源县运河以北;咸丰十年(1860)裁。
--------------------------------------------------------------------------------
江宁府:冲繁难。明应天府,顺治二年(1645)更名。
 上元县:冲繁难,倚郭(府东北偏)。
 江宁县:冲繁难,倚郭(府西南偏)。
 句容县:冲难。
 溧水县:简。
 江浦县:冲。
 六合县:简。
 高淳县:简。

淮安府:冲繁疲难。
 山阳县:冲繁疲难,倚郭。
 阜宁县:繁疲难。雍正九年(1731)析山阳、盐城二县于山阳县庙湾镇置县。
 盐城县:繁难。
 清河县:冲繁疲难。乾隆二十五年(1760)割山阳县清江浦来属,并徙治清江浦。
 安东县:繁疲难。
 桃源县:冲繁难。

扬州府:冲繁疲难。
 江都县:冲繁疲难,倚郭(府东南偏)。
 甘泉县:冲繁疲难,倚郭(府西北偏)。雍正九年(1731)析江都县置县。
 扬子县:冲繁。明仪真县,雍正二年(1724)避讳更名仪征县,宣统元年(1909)避讳又更名。
 高邮州:冲繁。
 兴化县:疲难。
 宝应县:冲繁。
 泰 州:繁疲难。
 东臺县:繁疲。乾隆三十二年(1767)析泰州东臺镇置县。水利同知驻东臺场。

徐州府:冲繁难。明徐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1733)升府。
 铜山县:冲繁难,倚郭。雍正十一年(1733)以徐州本辖置县。
 萧 县:难。
 砀山县:冲繁疲难。
 丰 县:简。
 沛 县:冲。乾隆四十六年(1781)徙治栖山圩,咸丰元年(1851)徙治夏镇,十一年(1861)复徙旧治。
 邳 州:冲难。明属淮安府,治下邳,康熙二十八年(1689)徙治邳城。雍正三年(1725)升直隶州,十一年(1733)降属府。
 宿迁县:冲繁难。明属邳州,雍正三年(1725)属邳州直隶州,十一年(1733)改属府。
 睢宁县:简。明属邳州,雍正三年(1725)属邳州直隶州,十一年(1733)改属府。

苏州府:冲繁疲难,首府。
 吴 县:冲繁疲难,倚郭(府西南偏)。县丞驻木渎镇。
 长洲县:冲繁疲难,倚郭(府东北偏)。
 元和县:冲繁疲难,倚郭(府东南偏)。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置县。县丞一驻甪直镇、一驻章练塘。
 昆山县:疲难。
 新阳县:疲难。雍正二年(1724)析昆山县置县,治昆山城(城北偏)。
 常熟县:繁疲难。
 昭文县:繁难。雍正二年(1724)析常熟县置县,治常熟城(城东偏)。
 吴江县:冲繁难。县丞驻盛泽镇。
 震泽县:繁难。雍正二年(1724)析吴江县置县,治吴江城(城西偏)。
 太湖厅:????。乾隆元年(1736)于洞庭东山置厅,移同里抚民同知改名来驻。
 靖湖厅:光绪三十年(1904)析太湖厅于洞庭西山置厅,设抚民通判;宣统三年(1911)省入太湖厅。

松江府:繁疲难。
 华亭县:繁疲难,倚郭(府西偏)。水利通判驻柘林营东南,县丞驻曹泾镇。
 娄 县:疲难,倚郭(府西偏)。顺治十三年(1656)析华亭县置县。县丞驻白龙潭。
 奉贤县:疲难。明青村所(在华亭县),雍正十二年(1734)析华亭县置县。县丞驻四团镇。
 金山县:疲难。明金山卫(在华亭县),雍正二年(1724)析娄县置县,寻徙治洙泾镇,九年(1731)复徙治金山卫;乾隆二十四年(1759)复徙治朱泾镇,三十三年(1768)复徙治金山卫;嘉庆元年(1796)又徙治朱泾镇。
 上海县:冲繁疲难。(上海只是江苏一个松江府下辖的一个小县城)
 南汇县:繁疲难。明南汇所(在上海县),雍正十二年(1734)析上海县置县。县丞驻泥城。
 青浦县:繁疲难。县丞驻七宝镇。
 川沙厅:繁疲难。乾隆二十四年(1759)董漕同知改名川沙海防同知移驻上海县川沙堡;嘉庆十年(1815)析上海、
     南汇二县置厅。
 福泉县:雍正二年(1724)析青浦县置县;乾隆八年(1743)省入青浦县。

常州府:冲繁疲难。
 武进县:冲繁疲难,倚郭(府西偏)。
 阳湖县:繁难,倚郭(府东偏)。雍正二年(1724)析武进县置。
 无锡县:冲繁。
 金匮县:繁难。雍正二年(1724)析无锡县置县,治无锡城(城东偏)。
 江阴县:繁疲难。
 宜兴县:疲难。县丞驻和桥汛。
 荆溪县:疲难。雍正二年(1724)析宜兴县置县,治宜兴城(城南偏)。
 靖江县:难。

镇江府:冲繁疲难。
 丹徒县:冲繁疲难,倚郭。
 丹阳县:繁疲难。
 金坛县:疲难。
 溧阳县:繁疲。明属应天府,雍正八年(1730)改属府。
 太平厅:简。光绪三十年(1904)于太平洲置厅,设抚民同知;三十三年(1907)割泰兴县西境太平洲地入。

通州直隶州:繁难。明通州属扬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如皋县:繁难。明属泰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
 泰兴县:疲难。明属扬州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
 海门县:康熙十一年(1672)自海门乡徙治通州永安镇,同年省入通州。

海州直隶州:繁难。明海州属淮安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赣榆县:难。
 沭阳县:难。县丞驻高流镇。

太仓直隶州:繁疲难。明太仓州属苏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州同驻刘河镇。
 镇洋县:繁。雍正二年(1724)析太仓州置县,治太仓城(城北偏)。
 崇明县:冲繁。县丞驻五欃。
 嘉定县:疲难。明属苏州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县丞驻南翔镇。
 宝山县:繁疲难。明宝山卫(在嘉定县),雍正二年(1724)析嘉定县置县。县丞驻高桥镇。

海门直隶厅:冲繁。乾隆初设沙务同知;三十三年(1768)析通州、崇明县于通州茅家镇置直隶厅,移苏州海防同知来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

安徽省:明南直隶,顺治二年(1645)改置江南省,十八年(1661)以江南省西部置。省寄治江苏省江宁府,乾隆二十五年(1760)徙治安庆府,咸丰三年(1853)徙治庐州府,同治元年(1862)复治安庆府。
--------------------------------------------------------------------------------
安徽巡抚: 顺治元年(1644)设操江巡抚,兼领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五府、广德州,驻安庆府;康熙元年(1662)改置安徽巡抚,停操江事务;嘉庆八年(1803)兼提督事务。
安徽布政司: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布政司左布政使,驻江宁府;十八年(1661)领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九府、徐、滁、和、广德四州;康熙五年(1664)改领安徽全境;六年(1665)更名安徽布政使;乾隆二十五年(1760)移驻安庆府。
安徽按察司:康熙三年(1664)设江北按察司,驻泗州;六年(1667)改设安徽按察司,移驻安庆府;宣统二年(1910)改设安徽提法司。
--------------------------------------------------------------------------------
皖 南 道:清初置池太道,驻芜湖县,领池州府、太平府;康熙元年(1662)安庆府、滁州、和州来属,更名安池太道,移驻池州府;六年(1667)复徙治芜湖县;九年(1670)置徽宁道,驻徽州府,领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二十一年均裁;雍正十一年末(1734)置安徽道,驻安庆府,领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广德州;十二年(1734)移驻芜湖县;咸丰三年,加按察使衔;五年(1855)安庆府另属,更名徽宁池太广道(慈僖太后的老爸就当得这个官),移驻宁国府;十年(1860)移驻祁门县;同治四年(1865)移驻芜湖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庆府来属,更名皖南道。
皖 北 道:康熙九年(1670)置庐凤道,驻凤阳府,领庐州府、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增领颍州/颍州府、 亳州、泗州、六安州; 十二年(1734)滁州、和州来属; 十三年(1735)亳州降;咸丰五年(1855)安庆府来属;同治四年(1865)安庆府、庐州府、滁州、和州另属,更名凤颍六泗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庐州府、滁州、和州来属,更名皖北道。
安庐滁和道:同治四年(1865)置,驻安庆府,领安庆府、庐州府、滁州、和州;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
--------------------------------------------------------------------------------
安庆府:冲繁难,首府。
 怀宁县:冲繁难,倚郭。
 桐城县:冲繁难。
 灊山县:冲繁。
 太湖县:冲难。
 宿松县:冲难。
 望江县:简。

庐州府:冲难。
 合肥县:冲繁难,倚郭。督粮通判、县丞均驻待考。
 舒城县:冲繁。
 庐江县:简。
 巢 县:简。
 无为州:繁疲难。

凤阳府:冲繁疲难。
 凤阳县:冲繁疲,倚郭。县丞驻溪河集。
 怀远县:疲难。
 定远县:冲繁。
 凤臺县:繁疲难。雍正十一年(1733)析寿州置县,治寿州城(城东北偏);同治四年(1865)徙治下蔡。
 寿 州:繁疲难。府通判驻县。
 宿 州:冲繁疲难。嘉庆七年移宁国府同知更名凤颍捕盗同知驻南平集,州判同驻南平集。
 灵璧县:冲繁疲难。明属宿州,顺治二年(1654)直属府。宿州州同驻双兴镇。
 临淮县:乾隆二十年(1755)省入凤阳县。

颍州府:繁疲难。明颍州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三年(1735)升府。
 阜阳县:繁疲难,倚郭。雍正十三年(1735)以颖州本辖置县。府通判、县丞同驻王家集。
 颍上县:疲难。
 霍邱县:繁疲难。明霍丘县属寿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三年(1725)更名。
 亳 州:冲繁难。明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十三年(1735)降属府。州同驻丁园寺集。
 涡阳县:冲繁难。同治三年(1864)析阜阳、亳州、蒙城、凤阳府宿州置县。
 太和县:繁疲难。明属颍州,雍正二年(1724)改属亳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复属府。
 蒙城县;繁疲难。明属寿州,顺治初改属亳州;雍正二年(1724)属亳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改属府。

徽州府:繁疲难。
 歙 县:繁疲,倚郭。
 休宁县:繁疲。盐捕同知驻屯溪。
 婺源县:繁疲。
 祁门县:疲难。
 黟 县:简。
 绩溪县:疲难。

宁国府:繁难。
 宣城县:繁疲难,倚郭。
 宁国县:简。
 泾 县:疲难。县丞驻查村。
 太平县:疲难。
 旌德县:繁难。
 南陵县:繁难。

池州府:冲疲。
 贵池县:冲繁,倚郭。县丞驻碧湖村。
 青阳县;冲难。
 铜陵县:冲繁。池太分防同知驻荷叶洲。
 石埭县:疲难。
 建德县:简。
 东流县:冲疲。

太平府:冲。
 当塗县:冲繁,倚郭。池太分防捕盗同知、县丞同驻待考。
 芜湖县:冲繁。
 繁昌县:简。

广德直隶州:繁难。
 本 辖:州判驻誓节渡汛。
 建平县:繁难。

滁州直隶州:冲繁。
 本 辖:
 全椒县:简。
 来安县:简。

和州直隶州:繁疲。
 本 辖:州同驻当利浦。
 含山县:简。

六安直隶州:繁疲难。明六安州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
 本 辖:
 英山县:简。
 霍山县:繁难。

泗州直隶州:繁疲难。明泗州属凤阳府,康熙十九年(1680)州城圮入洪泽湖,寄治盱眙县;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省凤阳府虹县入,徙治旧虹县城。
 本 辖:州同驻双沟镇,州判驻半城镇。
 盱眙县:疲难。
 天长县:疲难。
 五河县:疲。明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改属直隶州。
 虹 县:明属凤阳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省入泗州直隶州。

--
且小知不及大知,固其宜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1: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江南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铞机都很有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8 1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8 07:21 , Processed in 0.08738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