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588|回复: 42

[文物保护] 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红二师)(Since 19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2 15: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BU_David 于 2019-5-3 09:32 编辑




保定二师由著名教育家严修创建于1904年,始称“保定初级师范学堂”,1909年改称“直隶第二初级师范学堂”,1928年随省易名为“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历史上著名的“红二师”,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保定师范学校”,但在民间仍沿袭着红二师和保定二师的称谓。
***称赞说:保定二师是个好学校。
保定第二师范曾与湖南第一师范,以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一并被誉为“中等师范的光荣代表”。“该校以教育质量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培养了作家梁斌、美籍科学家郭晓岚、教育家丁浩川以及**高级干部王鹤寿、杨士杰、藏伯平等;保定市现在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众多是该校毕业生。
1999年,保定师范学校并入新的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1909年:西下关
西下关是一条街的名字,出保定火车站沿繁华的裕华路向东三四百米,右拐即是。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保定的城墙尚在,此地位居城外,为“西关南阁外附郭一带田亩”,毗邻护城河和一亩泉河,少人烟,多野趣,风水上佳,又远没有城内的喧闹。
“渔歌互答多幽兴,且对沧浪濯我缨”,大概正是相中了此地独一的风水吧,那年9月在原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基础之上开办的直隶第二初级师范学堂,要扩大规模,已有校舍不能满足要求,需另择新址,这片可涵养精神的闲雅之地,便顺当自然地当选了。
“培养初等及高等小学教员”,学堂的宗旨迎合了社会所需,尤其是广大农村的需求,没有道理不发展。于是“庀材鸠工,大兴土木”,丁丁当当的声音打破了原有僻静,自1910年一直持续到1911年。新的“第二初级师范学堂落成”,成为一件轰动的新闻,著名的大公报报道说,“其讲室宿舍均已落成,该堂现在城内假地开办,日内拟即移至城外”,可见其影响绝非仅囿于一地。
由此开始西下关变得一天比一天热闹。
这热闹里夹杂了有志求进的学子们匆忙的脚步声。1914年直隶第二初级师范学堂改称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此后随着直隶省的取消,易名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至1949年后,又定名河北保定师范学校。
然而无论这所学校留下了怎样鲜明的时代印记,其师范性质一直未变,因而在其后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西下关总笼罩于保定二师的声名与身影当中。

■1932年:红二师
西下关人,或者说保定人,至今言及保定师范,总爱叫“红二师”,一个红字,可抵千言万语,响亮,传神,而又内涵丰富,过去的历史亦会因之生动。
生动亦是深刻的一幕历史源自1932年。
1932年的北中国大半已沦入日人之手,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正逼临河北。“不救国,毋宁死”,国难之时二师学生挺身而出,和众多爱国学子一样,走上街头,以呐喊与热血,以笔与信念,唤醒沉默,启迪民智,立于抗日救亡潮前。
***员担当了这股洪流的中坚力量。
二师是官费,只要考上了,可以获得保障,所以贫寒家庭的孩子愿意报考,“二师每次招生,省内外报名者甚多,往往是录取四五十名,报考者就有几千名”。
生源不愁,并且,二师录取的学生,“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来自社会中下层,比较了解熟悉广大人民的苦难;二是知识水平较高,求知欲强”。
基础好,因此早在1923年,二师就成立了**党组织;1931年**保属特委设于校内,二师更是有了小苏区之称。
不平静的1932年。今天回首1932年不平静的春天和夏天,那些洋溢热情洋溢血性的青春的身影,仿佛历历。他们不想守护宁静的书斋吗?他们不想守住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吗?国难当头,已不容他们平静地安置下一张书桌。
所以当有抗日同学被逮捕,他们不弃理想;当50多名同学以散发反动标语罪遭开除,他们不言退却;在开明的校长被迫离职的情势下,他们成立护校委员会,依然高喊“抗日自由,反对开除进步学生”,建保定学联,召开保定学生抗战誓师大会。
所以当7月6日的血雨腥风迎面打来,他们宁愿“我以我血荐轩辕”,无畏于**军警的刀光剑影,无畏于即刻的与随后的屠杀。那日的血色清晨被二师铭记,那日不仅仅是贾良图、张树森、边隆基等9个死难学生的纪念日,亦是一所师范学校的纪念日。
那个纪念日铸就了一座触手可及的红色丰碑。
———保定二师的丰碑。

■1982年:珍藏的风景
50年之后———
1982年考入保定二师的那些同学,在校园大操场的南端第一次亲手抚摩七六殉难烈士纪念碑,他们便也第一次真正开始感觉到红二师延续整整50年的现实意义了吗?
一所学校50年的积累,体现于严谨和求实的学风,体现于师道的尊严,体现于能让同学们如坐春风。
那年保定二师招收了4个班,从87班到90班,全是初中毕业生。这是恢复招收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年,招收的这批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年龄都不大,是农村孩子中的出类拔萃者,当中大部分都还不十分清楚,三年后毕业,他们会回到农村,充实农村的教师队伍。
1982年的保定二师不失传统,既有的风度仍在沿袭,但是时在学生中间,亦有拘泥保守一类的讥议。
无形的精神见于品质,有形的精神见于建筑。有行的行远的红二师是时亦惟有到早年毕业生的回忆里去寻觅。“校舍规划整齐完备,布局严谨合理”,董金义先生曾任保定师范校长,亦是早年的二师毕业生,他在一篇文章中对二师校园的回忆充满深情。
二师建筑物多坐北面南,东西成列,“中间有长廊纵贯南北。校园北端居中有大礼堂。礼堂北、东两面环以二层楼的北斋。礼堂向南依次为单身教员居室,各种办公室、图书馆、学生教室、实验室。再向南是南斋,共有五排学生宿舍和自修室。南斋东侧有学生盥洗室、浴室、养病室。南斋西南面是音乐教室和学生大伙房。南斋东南面是大餐厅。餐厅南是大操场。最南端是花园和荷花池”。
“校舍的全部房屋均为民族风格的建筑,青瓦灰砖红柱,房屋前后有游廊环绕连接,各室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各庭院均有花草果木掩映其间。护城河岸边有垂柳护堤,遮荫蔽日。整个校园俨然一座美丽的古典园林,是极其优美幽静的学习环境,是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翘首向往之圣地”。
“排排规整,鳞次栉比”,这样的格局到1982年没有大的改变,那年入学的男生即住在北斋,木质的楼梯,楼板,踏上去,会带出回音似的咚咚咚声。
1982年的北斋前面已是一片空地,东面隔于墙外的护城河,已成一条污水沟,夏季到来,常不堪其扰;但窗外那片绿荫,连同绿荫中流泻而出的悦耳的鸟声与人语,却成了一道同学们珍藏于心的风景。

■2006年:万千人事梦魂香
2006年的保定已没有二师。
1999年保定二师并入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中师升师专,高级是高级了,进步是进步了,心中却不免失落,想到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一番议论,他说,对中等教育,包括中等师范教育的削弱以至取消,反映了教育改革一心只想所谓“与国际接轨,和世界同步发展”,而忽视中国自己的教育传统,忽视中国农村的实际,心中更不免太息。
进而以毕业生的身份去访,当年走进去走出来不知多少回的校门尚存,保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尚存,但门额上的校名和两侧墙壁上的标语已被白漆覆盖。
凭什么让时光倒流,凭什么让昨日重现,物是人非,当年的二师校园已变成一所盘查严格的中学校园。
“我是二师毕业的,想进去看看当年的……”
“二师的?你来的不是时候,学生正军训,还有我们里面正在施工……”
一厢情愿被门卫坚决地挡在门外,怀旧的余绪空荡荡无所依附。然而转过身,想想,都讲究个门户,不是人家的人,凭什么让你一个陌生人进?倒也罢了。
可当年的万千人事由此堵在心头,哽在喉头。人生能遇上一个可点拨指引路程的好老师是幸福的,亦当足矣,当年二师的那些同学们遇上了吗?他们毕业走出校门,亦成为了这样的好老师吗?
保定的方志学家尤文远先生考上二师的时候17岁,那是1947年,翻天覆地的前夕,三年时光沉淀于他记忆中的多动荡光影,是学校在保定与北京间进行的迁徙。
1982年入学的保定二师的同学们,他们没有尤文远先生经历过的动荡,有的,是一次一次梦魂中留香的万千人事。还记得领教于教导处风格迥异的两位主任吗?一位王佐唐先生,一位高慧中先生,严肃的王先生轻易不苟言笑,在他面前,同学们会发憷,却不害怕;平易的高先生仿佛永远都是那么快乐,那么快人快语。
还记得美术课老师范学礼先生吗?还记得地理课老师赵琪先生吗?还记得物理课老师郝仲芳先生吗?……
那时出校门,顺西下关街向北,过裕华路,能到两处有名的所在。一处育德中学旧址,进去参观,是接受教育,1917年至1920年,这里创办过四期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刘少奇、李富春等人曾就读于此;还有一处是椒山祠,“椒山祠外草萋萋,苔蚀丰碑鸦乱啼。遗像空留千载恨,寒烟昼锁古城西。”清人梁清标的诗写实,亦写尽岁月的有情与无情,可那时在祠外连盘桓都没有,更别说进了。
那天吃了闭门羹,隔墙隔门向当年的学校张望了一阵儿,又想起这两处所在,它们不会拒绝我走进,我知道它们如今都开放,不同的是,一处有人专管,一处业已成了风雨飘摇的大杂院。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第十七辑;保定历代大事纪略,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天涯,2006年第4期。

From:http://bd.yanzhen.yzdsb.com.cn/thread-124699-1-1.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5: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liushui0318.blog.163.com/ ... 48200910179164188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5: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2 16: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HBU_David


    看了这么多贴子,第一次有人发红二师的。。小时候学校组织扫墓老来这里。。这个门就没开过。也不知道里面什么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xmftzl198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西下关街:悲壮的1932
    为抗日为救国十三烈士竟惨遭反动派围攻杀害
    灭敌寇兴中华五十周年大祭众英灵应含笑九泉⑵
    “九·一八”东北沦陷,“1932年的北中国大半已沦入日人之手,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正逼临河北。‘不救国,毋宁死’,国难之时二师学生挺身而出,和众多爱国学子一样,走上街头,以呐喊与热血,以笔与信念,唤醒沉默,启迪民智,立于抗日救亡潮前”⑶。“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则是当时保定学生中革命力量的核心,于是国民党反动集团,首先就向这个革命的堡垒进攻”⑷。青年学生的正义行动,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1932年6月,当局开除革命学生80余人,并企图解散学校。中共保属特委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组织二师共产党员动员起来,团结进步学生开展爱国护校斗争。面对围困和诱骗,同学们坚毅不挠,大义凛然,自被包围至7月6日,坚持斗争15日。敌人恼羞成怒,竟下令屠杀,于7月6日拂晓,以1500多人的兵力攻入学校,格杀打扑,同学们奋不顾身,与敌肉搏,贾良图等八名同志,当场壮烈牺牲;边隆基等同志身负重伤,犹高呼杀敌,牺牲于医院;曹金月等四位同志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于敌刑场。有十二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共青团员英勇牺牲,这就是震惊北方的“七·六”惨案。发生在保定西下关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的这一历史事件,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视察河北时给予很高评价:“1932年7月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的武装护校斗争以及后来的冀南、冀东暴动,都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⑸
    正义的事业是压不垮的,校内很快又恢复了党的组织。“七·七”事变后,二师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斗争的前线……二师毕业生、著名作家梁斌根据“七·六”护校革命斗争创作的名著《红旗谱》和二师教员、著名作家李英儒创作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教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http://bdszb.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6398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hbu.cn/2010-04-06-2157.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6: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二师 无上光荣
作者:王鹿鸣    来源:《保定学院报》      发布时间:2012-05-25 00:00



  编者:今年7月6日,是我院的前身保定二师“七·六”爱国护校革命斗争80周年纪念日。发生于1932年的保定二师“七·六”爱国护校革命斗争,是保定乃至华北地区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更是保定学院校史上光辉的一页。“七·六”烈士追求真理、爱国爱校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深入挖掘护校斗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传承“七·六”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回顾和总结我院走过的百余年办学历程,激发师生员工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不懈奋斗的热情,《保定学院报》将从本期起开辟“‘七·六’精神,永放光芒”专栏,陆续刊登有关纪念和学术文章。
保定不仅是一座古城,更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位于西下关街,始建于1904年的原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保定二师”)就是一个光辉典范,被誉为“红二师”。
  今年是保定二师“七·六”烈士殉难80周年。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七·六”烈士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保定二师精神。
领袖赞誉 著称于世
毛主席曾赞誉保定二师是个“好学校”。1975年2月8日,毛主席从长沙到杭州过春节。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铁瑛同志走进毛主席乘坐的专列车厢,毛主席与他握手之后,问:“铁瑛同志,你是哪里人?”铁瑛答:“我是河南省南乐县人。”毛主席问:“在哪里读书的?”铁瑛答:“河北保定二师。”毛主席深情地说:“哦,保定二师,那个学校,好学校啊!”
  刘少奇同志1957年2月来河北视察。在2月19日召开的保定市中等学校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刘少奇同志与保定师范校长林文澜同志握手时说:“保定师范是有光荣传统的学校。”
  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2日,在听取河北省委工作汇报后曾说:“1932年7月,保定第二师范的武装护校斗争,及以后的冀南、冀东暴动,都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此外,1980年6月在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书记处的胡耀邦、胡乔木、方毅等同志出席时,周扬同志说:“长沙第一师范、保定第二师范,以及晓庄师范,是师范学校的光荣代表。”
丰功伟绩 彪炳青史
早在1923年,保定二师就有了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925年,保定二师成立了党支部。后来,保定二师成为中共保定地方党组织的活动基地。1927年8月至1932年1月,保定二师的学生党员韩温冬、侯薪、葛永盛、贾振峰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保定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1932年5月,中共河北省委派黎亚克同志来改组保属特委,担任书记,保定二师的3名学生党员任保属特委成员:贾良图任秘书长,曹金月任组织部长,杨鹤声任宣传部长。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3年到1932年“七·六”惨案前,保定二师的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响应党的号召,利用寒暑假回乡时间,深入到河北省53个县的农村,联系贫苦农民,组建农民协会,举办平民学校、农民夜校、冬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火种,发展党员、团员,建立党团基层组织,其中在29个县建立了党支部。这是保定二师对我省党的早期建设所作出的开拓性的重要贡献。
  当时,保定二师是燕赵大地上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炬、革命策源地。保定二师的共产党员对发生在1932年的高蠡暴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蠡暴动的三个大队的政委都是保定二师的学生党员)。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后来冀中平原胜利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时,保定二师校园成为中共保属特委、共青团保属特委的工作基地。共青团保属特委的领导成员全是保定二师的学生。保定市许多革命群众组织,如保定左翼作家联盟、保定社会科学家联盟、保定反帝大同盟、保定革命互济会等,也是由保定二师的学生负主要责任。这些革命群众组织的成员,遍布保定各大学、中专、中学。他们经常集会,研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指点江山,颇为活跃。保定二师的党团员和进步组织的成员约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因而有“北方小苏区”之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日本侵华“绝对抱不抵抗主义”,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仅四个多月,就让日军占领了我国东三省,进而向华东、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与国民党反动派相反,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起就坚决主张对日抗战,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反对日本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紧跟全国的形势,中共保属特委领导保定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保定二师学生响应党的号召,集体罢课,全力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走向社会,深入城乡,积极宣传,奋起抗日。
  对此,国民党反动当局感到惊恐,把保定二师视为眼中钉。到1932年5月,便采取提前放暑假、开除贾良图等35名学生、勒令40多名学生停学、撤换校长等卑鄙无耻的手段,欲除之而后快。针对这种形势,中共保属特委决定进行护校斗争。由于反动军警包围了学校,不准人员出入,校内缺少米面,同学们忍饥挨饿,最困难的时候,把操场上的榆树叶都吃了,还忍痛把原来养着护校的3只狗也杀掉吃了。尽管如此艰难,但大家依然斗志昂扬。
  1932年7月6日,穷凶恶极的敌人制造了震惊华北的重大惨案。一大批同学被捕,12名共产党员和1名共青团员惨遭杀害。时年最大者27岁,最小者仅18岁。
  共产党人威武不屈,被杀害的先烈没有一个人向敌人低头。贾良图同志牺牲前怒斥敌人:“你们这些屠杀爱国青年的刽子手没有人性,总有一天要受到人民的审判和惩罚。我们死得光荣,我们的血不会白流。”曹金月、杨鹤声、刘光宗、刘玉林4位同志,在被敌人押赴刑场的路上高唱《国际歌》,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如此慷慨悲壮之举,堪称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光辉典范。
  被捕的同学们也没有屈服,共产党员带头,坚持铁窗内的斗争。他们带着刑具,抗拒敌人的刑讯逼供,还让亲友在《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国革命史大纲》等书的封面上贴上《诗经》、《论语》、《本草纲目》的书皮,以此作为掩护送进看守所,如饥似渴地阅读,以掌握理论武器,准备迎接出狱后新的战斗。
  “七·六”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镇压抗日救亡运动、制造“七·六”惨案的首犯陈贯群于1954年7月9日,绑缚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这真是大快人心。
省委重视 树碑立传
为牢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教育下一代,1950年12月,当时的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林铁、省政府主席杨秀峰、保定市委书记张君等领导同志倡议,在保定师范操场南端,修建了“保定第二师范七六殉难烈士纪念碑”,碑文详细记载了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984年,河北省学联作出了为“七·六”烈士塑像筹款的决定,经多方努力,1992年,在烈士亭西侧,建成了“七·六”烈士群体石雕像。
革命摇篮 人才辈出
“红二师”之所以“红”,就在于有共产党的领导,在于用革命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
  从1923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在这短短的14年里,保定二师培养的学生,大部分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实践,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有53人,中校以上至少将的军队干部36人,高校党委书记、院校长27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作家、诗人16人,在各革命时期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51人。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保定二师,这所规模不大的中等学校有8点实属罕见:
  第一,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江泽民同志都赞誉这所学校,实属罕见。
  第二,建党早,而且在1932年“七·六”惨案以前好几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活动基地,实属罕见。
  第三,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里,党团组织坚强有力,革命群众组织活跃,进步学生占80%以上,有“北方小苏区”之称,实属罕见。
  第四,党团员响应党的号召,深入河北省53个县的农村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火种,创建党团基层组织,成为燕赵大地上的革命策源地,为党的早期建设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实属罕见。
  第五,党员素质很高。1927年8月至1932年5月,先后有4名学生党员担任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1932年5月,3名学生党员同时成为地方党委的重要领导干部,实属罕见。
  第六,在“七·六”惨案中,13名学生党团员壮烈牺牲,成为烈士,实属罕见。
  第七,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等领导同志亲自主导,为13名学生党团员烈士树碑立传,实属罕见。
  第八,作为革命摇篮,人才辈出,许多同志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专家、学者,实属罕见。
  保定二师,无上光荣。
  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保定二师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转自2012年5月13日《保定日报》A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2 22: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学院的前身吧,真可惜了,真心感觉应该被国家培养成重点大学的。努力吧,保定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0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黑瑟肃

现在河北省的所谓好些的学校,本土老学校很少,老学校受普遍压制,情况同老城市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旧址是不是十七中使用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3 13: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水中漫鱼


    河北最好的三个大学 河北工业 燕山 河北大学 没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土生土长的应该是农大和师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1-18 10:50 , Processed in 0.08800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