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更是文化的凝结。 一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外观,不得不佩服贝聿铭先生的天才思维和苏州文化的极致融合。 这方面,值得南昌的建筑设计和城建学习。
今天,2017年4月26日,是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100岁的生辰。作为当代建筑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贝聿铭先生以自身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建筑作品,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肯尼迪图书馆,再到卢浮宫改造工程、美秀美术馆,贝聿铭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苏州博物馆,贝老最心爱的“小女儿”,正是他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点滴凝结。 191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苏州 贝聿铭的第一代祖先在苏州行医卖药,至18世纪,贝氏家族在苏州居住了已有六百余年,是拥有大片土地的望族,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1917年,贝聿铭在广州诞生,贝氏家族也于同年买下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1920年,贝聿铭的父亲到上海工作。10岁时,贝聿铭随家人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会回苏州,他在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时光。
如果说在当时包容开放的上海让贝聿铭接触到西方新建筑风格的萌芽,使其萌生了想做建筑师的念头;那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苏州,则让他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意识到创意才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人以创意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苏州博物馆的种种设计尤其体现着这一种精神。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贝聿铭也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多个小庭院,布局十分精巧。主庭院位于中央大厅北部,透过大堂玻璃,我们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叠石、堆山、造桥、理水,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线条柔和,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
1978:空间的灵活与适应 1978年,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完成了其设计生涯中最得心应手的项目。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板,这样的设计极大程度地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不仅展品如此,对普通观众更是如此,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空间内自由地感受艺术,不会为艺术所“累”。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就仔细翻阅过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苏作玉器、文房用品、象牙制品等艺术品以精细闻名,体积普遍偏小,因而人们更希望在较小的空间内欣赏它们。为此,贝聿铭设计了多宝阁式的展柜,将不同大小的展品各自放入初步制定的展柜中,整体考量,反复调整展柜的黑色框架线的粗细,以实现最佳的展陈效果。
1989:建筑不容忽视的功能性 贝聿铭曾说过,“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骄傲,那就是卢浮宫新馆的创作。” 1989年,卢浮宫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包括金字塔、周边的广场和地下空间。为了让卢浮宫的新入口与原址建筑和谐统一,贝聿铭在原本的中轴线上放置了同样对称的金字塔。参观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电梯从庭院下行至新的主入口,可以从四、五个方向任意选择一个开始参观。金字塔实际上是为整个卢浮宫提供了一个入口,让几个独立的宫殿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成为这栋建筑的主要入口,也分担了大量的人流。
正如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同样充分考虑到了其功能实用性。新馆建筑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大厅和主庭院,大厅为所有参观者导向并为去所有展区提供通道。
1997:不要忘记中国的过去 1980年,贝聿铭在纽约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做演讲。建筑系的学生希望他能讲讲玻璃幕墙、介绍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等,而贝聿铭却告诉他们不要忘记中国的过去。1997年竣工的美秀美术馆,正是贝聿铭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得到启发,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博物馆入口。进入美术馆的入口只有一条路,必须乘坐电瓶车或是步行穿过山中隧道,隧道另一头连接着一条横跨深谷的吊桥。进入隧道,就能远远地看到美术馆,似乎走进了武陵渔人无意发现的那个入口。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是让贝聿铭最为煞费苦心的。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巨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2008:让光线来作设计 2008年落成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中间有一个高达164英尺的穹顶,自然光可随之倾泻而下。博物馆以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透过它,便望见波斯湾壮美的景观。贝聿铭先生的这一设计实现了内外空间的交流,阳光打进玻璃进入到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形成了丰富的光影变化。伴随着一天中太阳的不同位置,光线在玻璃幕墙上自由地变化着,给这座博物馆赋予了生命与灵魂。
同样,贝聿铭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上设计了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窗户开在屋顶正中,与斜坡屋顶形成折角,使自然光以折射的方式更好地进入博物馆。同时,为了保护展品在展览过程中免受光线伤害,他还在玻璃下面加以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进行调节和过滤,充分体现了他“让光线来作设计”的精髓。
2017:百岁诞辰 2017年4月26日,贝聿铭先生的百岁寿辰。在这一个世纪的岁月之中,他为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苏州博物馆新馆也在去年刚经历了第一个十年,贝聿铭留给故乡的这件礼物已然成为了苏州的地标式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