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讯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 黄楚平
编者按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阔步迈向现代化特大城市》一文强调,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要深入解放思想,筑牢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思想基础;要深化目标定位,明确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正确方向;要坚持竞进提质,全面提升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黄金十年需充分释放六大优势》一文认为,只有充分释放改革、人才、内需市场、城镇化、开放、产业转型升级等六大优势,才能更好地把握“黄金十年”战略机遇。《主动把握区域合作新机遇》一文谈到,要做大做优承载平台、办好合作样版、抓紧抓实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从而把握区域合作新机遇,促进跨越式发展。
视野和眼光直接决定思想的深度、决策的高度、工作的力度,直接决定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品位、品质和成效。
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是宜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时代、组织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和重大机遇。必须站在历史、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昂扬一流的精神状态、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保持一流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成效,加快把宜昌建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深入解放思想,筑牢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是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第一动力。当前宜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跃进的一跳”,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想这个重要法宝,用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大气的品质谋划和推进。
解放思想必须树立战略眼光。视野和眼光直接决定思想的深度、决策的高度、工作的力度,直接决定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品位、品质和成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要有特宽的视野、特高的要求、特远的眼光。一是视野要更宽。科学把握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势,积极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更加自觉地把宜昌放在国际大背景、国内大平台、时代大趋势中来审视、谋划和建设,坚持国际视野、国内一流,充分体现时代性、现代性、竞争性。二是要求要更高。必须牢固树立“正”的追求、“正”的标准、一流的要求,放眼世界、志存高远。三是谋划要更长远。牢固树立“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眼光,站在更远的历史时空,预留足够的土地空间、生态空间、资源空间,规划一步到位,发展一步到位,一年一大步,三至五年上台阶,实现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解放思想必须勇于改革创新。一是在发展实践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变通、苦干加巧干等多种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发展需要作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把困难问题作为改革创新的起点,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二是在敢于试错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只要有利于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错了总结经验教训再试、再闯、再干。三是在抢抓机遇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和抢抓机遇、创造机遇紧密结合起来,在理念观念、思路办法、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切实把机遇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解放思想必须敢于超越自我。解放思想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正视差距做起,从解决问题做起。一是要解放自己。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从自我做起,多从主观上找原因、从操作上想办法,带动一班人、引领一群人、影响更多人,在全市上下形成解放思想的强大洪流。二是要正视差距。在不断的、科学的比较中分析形势,找准差距,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观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强烈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三是要解决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解放思想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矛盾、具体工作、具体困难结合起来,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通过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破解发展难题,寻求发展的空间、动力和潜力。
深化目标定位,明确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正确方向
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是宜昌的总体定位、能级定位,是根本、是依托,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特色、是功能,统一于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实践之中。宜昌未来的目标就是要加快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科学把握现代化特大城市丰富内涵。现代化特大城市中“特大”是基础、“现代”是核心,包括规模、功能、特色、品位等方方面面,其根本内涵概括来讲就是八个字——“既大又强、特优特美”。一是“大”。要形成特大的规模,力争“十二五”末城区框架达到200平方公里、200万常住人口;2020年达到300平方公里、300万常住人口;远期达到500平方公里、500万常住人口。二是“强”。要形成强大的产业基础、强大的城市功能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中实现保三进二争一。三是“优”。把宜昌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投资创业的宝地和幸福生活的乐园。四是“美”。要形成特美的城市形象。更好地展现宜昌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现代文明之美,建设美丽宜昌。
不断创新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理念。一是牢固树立后现代理念。建设绿色宜昌、智慧宜昌、幸福宜昌。二是牢固树立产城共荣理念。实现开拓一片新区,兴起一方产业,建成一座新城。三是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在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环境,共建共享,边建边享,凝心聚力,共创未来。
积极探索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先导之路、创新驱动之路、市场主导之路、人才引领之路、城乡统筹之路。
坚持竞进提质,全面提升现代化特大城市综合实力
牢牢把握竞进提质这个总要求,坚持不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全面形成与现代化特大城市相匹配的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
做强做大经济总量。全面推进经济总量新跨越,按照“四年翻一番、连续翻三番”的目标,深化完善发展思路,建立健全倒逼机制,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确保到2016年,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300亿,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5%左右,在全省“三个三分之一”经济格局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快拓展城市规模。抢抓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机遇,以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以新区拓展带动旧城提升,以中心城区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积极探索人口集聚机制,既要加快推动本地农民变市民,又要大量集聚和吸纳外来人口,实现城市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转变。
着力提升发展速度。始终坚持“努力于快、服从于好、又好又快”,确立更高的参照标准、更高的工作要求,在没有水分、就业增加、增长与收入同步、效益提高和资源环境支撑的基础上,确保每年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至3个百分点,努力实现“三个领先”,即在同等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领先全省、领先中部地区、领先长江沿岸,更好地以宜昌之快服务全省之进,服务全国之稳。
推动各县市区更好更快发展。始终坚持城区经济和县域经济两手抓,大力支持宜昌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加快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改革创新的实验区和城市建设的拓展区;支持夷陵、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巩固提升城区经济龙头地位;始终保持县域经济强劲发展态势,大力支持宜都、枝江、当阳冲刺全国百强县市,支持远安、兴山、秭归、长阳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前列,支持五峰奋力跨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
同时,强化综合功能。城市功能涉及方方面面,当前长远各有侧重。就目前来讲,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要重点在产业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上下功夫。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