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城区九大公共文化设施“各得其所”
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同入一馆,市群艺馆、市戏剧传承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同进一园……
株洲日报 记者李淼
【核心阅读】
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太多,“还账”迫在眉睫。
这些设施如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该如何建设,该如何布局?对此,市委、市政府经过多轮调研论证,日前拿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并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这个方案,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现有资源,既满足需求又节省投资还方便群众,城区9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各得其所”。
现状:或“借居”他处,或无处栖身
规模小、档次低、设备简陋,是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真实写照。
位于文化园内的市博物馆1995年建成开馆,收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然而,馆场建筑面积仅4500平方米,展厅面积才2000平方米,馆内很大一部分藏品未能展出供市民欣赏。
同样位于文化园内的市图书馆建于1985年,馆舍现已陈旧,阅览室坐席远低于国家标准,藏书量只有区区40余万册,目前已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
文化园内另一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市群众艺术馆现有馆舍面积3800平方米,比现行国家一级馆要求面积4500平方米少700平方米,馆舍漏雨、裂缝居多,办公设备破旧。
在湘江大桥西头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始建于1992年。小体量建筑分散,组合利用程度不高,且年久失修,墙体多处出现裂缝。
还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常年“借居”他处。
市美术馆加挂在株洲画院内,与株洲画院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地点位于鼎诚大厦八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久觅场地,今年6月终于加挂在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体育中心内。
甚至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目前还没有栖身之地。
在城区,尚未有一个加挂“老年活动中心”牌子的场所。颇受老人欢迎的老年大学,仅有数间教室,容纳人数仅数百人。“老年人活动场所匮乏,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市老干局工作人员反映。
此外,市戏剧传承中心因湘江株洲城区河东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也面临拆除。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现已进入集中建设时期。但是到底该如何建设?需要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市政府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历经了多轮优化完善,这才获得多方认可。
【方案内容1】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同入神农文化艺术中心
根据方案,将神农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并加挂神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牌子。
神农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如一件远古时代的陶器,建筑风格、档次适宜作为文物展馆和美术品展馆。此外,神农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0516平方米,规模也可以满足市博物馆、市美术馆的功能需求。
目前,神农文化艺术中心即将完工并交付使用,市博物馆、市美术馆有望在年内实施搬迁。
【方案内容2】市图书馆与市科技馆合建,选址职教城内
根据方案,市图书馆实行一主馆多分馆设置。
市图书馆主馆,在职教城内新建,与市科技馆、职教信息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职教城各院校图书馆等合并建设。该馆由“世博园中国馆设计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建筑总面积38000平方米。
另设3个分馆。神农公园分馆,设在神农公园原老图书馆建筑内。妇女图书分馆,设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工大图书分馆,拟由湖南工大图书馆开辟一定区域向市民开放。
市图书馆将与各高校图书馆和区级图书馆进行网上联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扩充馆藏和实力。
根据方案,城区还将布局一定数量自助图书馆,实行统借统还、一卡通用,方便市民就近借阅图书。
【方案内容3】市群艺馆、市戏剧传承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在文化园内
目前,文化园内有3栋大型建筑,分别为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群艺馆所用,总建筑面积逾14000平方米。
根据方案,市博物馆即将搬迁,市图书馆即将新建,从而腾出空间,将市戏剧传承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统一安排进文化园,与市群艺馆一道,实行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场馆共用。
比如:文化园内现有的圆形舞厅建筑,拟改扩建为约1200平方米的中型剧场,供市群艺馆、市戏剧传承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轮流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场地作用。
【方案内容4】夕阳红文化艺术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建,选址神农城绿带
根据方案,夕阳红文化艺术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合并建设。
新建建筑选址于神农城绿带,西临神农大道,东侧为森林路,南北侧为自然山体,中心则有一个巨大的湖面。
建筑功能方面,夕阳红文化艺术中心包括老年健康医疗、老年大学及老年娱乐休闲活动用房等,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则包括家庭教育、妇女儿童兴趣爱好培训以及妇女儿童活动用房等。两者也将实行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场馆共用。
目前,新建建筑已完成批复立项、划定蓝线、环评批复、土地审批,即将展开征地拆迁。
【记者手记】资源整合的新路
前期投入大,后期管理难,最后被闲置……在我国,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怪圈。
资源整合,再整合。这一次,我市拿出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试图走出怪圈,走出一条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新路。
新路之一:“腾挪之术”
利用现有的神农文化艺术中心,市博物馆、市美术馆找到了各自的家;利用文化园腾出的空间,市戏剧传承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也有了栖身之所。一揽子解决方案使出“腾挪之术”,最大限度地在现有资源中挖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节省大量政府性投资。
新路之二:“融合之术”
市图书馆建于职教城内,将与多所入驻院校共建共享;市群艺馆、市戏剧传承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同进一园,夕阳红文化艺术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并建设,均实行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场馆共用。一揽子解决方案使出“融合之术”,最大限度地融合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可避免场馆管理难、场地被闲置局面。
新路之三:“分化之术”
市图书馆实行一主馆多分馆设置,3个分馆分别位于神农公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湖南工大图书馆内。同时,城区还将布局一定数量自助图书馆。一揽子解决方案使出“分化之术”,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分设于城区多处,方便市民就近使用,最大限度地服务民生。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