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晚报的一则新闻《长沙轨道交通产业驶入快车道》,文中写到:2017年长沙轨道交通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75%。于外人而言,这则新闻只是宣传长沙产业发展的软文,但对株洲来说,这个数据实在扎心。
轨道交通产业,一直是株洲的产业王牌和城市名片。在共和国产业发展史上,株洲贡献了众多项工业“第一”,其中轨道交通产业无疑挑大梁。
最新数据显示,株洲电力机车产品已占全球市场的27%,市场份额全球第一;2015年株洲已经成为全国首个产业总值过千亿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为壮大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株洲近年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也启动了轨道交通城的产业新城开发。新城建设,硬件设施先行。去过中国动力谷的人都说硬件不错,此外,轨道交通城先期启动的4条主干道也基本完工。这几年,说株洲不重视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那是违背事实的。
然而,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和时机。早几年启动,晚几年启动,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甚至风向都可能发生变化。就拿株洲在建设汽博园来说,如果政府早几年启动建设,效果可能会更佳,很多分散于东湖立交旁4S店,说不定就集中搬迁到这个汽博园。
尽管株洲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吸引轨道交通产业企业投资和落户,但收效似乎并不明显,特别是轨道交通城,暂时还未见到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情景。这也有其原因,对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来说,靠近应用市场,更有利于其产品销售和服务。
风水轮流转,高铁时代和地铁时代的到来,使长沙拥有了轨道交通装备的应用平台,长沙迎来了轨道交通产业的机会,并开启了对株洲的虹吸效应。一个最新的事例是,2017年底,中车株洲所旗下的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落户并整体搬迁至长沙经开区。
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曾表示,我国乃至全球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株洲乘势而上,要打造成世界电力牵引中心或世界轨道交通产业之都,是完全可能的。希望傅志寰等专家的话能成真。株洲是该拿出更多举措,来预防长沙对轨道交通产业的虹吸效应了。
长沙轨道交通产业概况
目前,长沙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形成了有轨电车车辆装备、磁浮车辆装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以及轨道交通配套零部件产品等产业布局,2017年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超过75%。
未来,随着中国铁建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中车通号等重大项目的推进,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长沙,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及装备,将有更多长沙元素。
1、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
目前,位于长沙高新区,厂房建设基本完工。在试验线上,由中国通号生产的三模块(三节车厢)、五模块(五节车厢)有轨电车样车已经进场试跑。
“产业园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中国通号在湘的二级企业中国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粟明说,中国通号长沙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用地面积400亩,建有转向架、总装和调试等车间;二期占地200亩,以生产自主研制的三模块、五模块有轨电车为主。
根据规划,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计划建设轨道车辆产业化基地、列车控制系统、铁路“四电集成”产品生产研发基地、智慧城市系统研发基地以及产业配套设施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其中,轨道车辆产业化基地投产运营后,具备年产200列现代有轨电车及轻轨车辆的能力,拥有100%现代有轨电车整套智能化装配和试验生产线,成为全国能力一流、技术水平顶尖、智能制造高强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试验基地。
2、中车通号基地
位于长沙经开区中部智谷产业园。经过多年发展,其产品已全面覆盖地铁、城轨及有轨电车三大领域。长沙正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链,通信信号系统是短板,中车通号的整体搬迁将补强产业链,同时长沙规划了12条地铁线路,市场广阔,中车通号将立足长沙,辐射全国,瞄准全球市场。
3、中国铁建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1月初,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铁建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在长沙经开区开工建设,产业园将打造新型轨道交通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包括超高速、高中低速、货运磁浮列车和悬挂式单轨列车、跨座式单轨列车、有轨电车等,以及各种交通制式的道岔、轨排等轨道系统成套装备,形成车轨一体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规划,产业园占地1700亩, 建设现代化工业厂房,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焊接、加工、组装、检测和试验自动化生产线。预计2020年12月建成,2022年底投产,达产后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产业园还将同步建设7条新型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线。其中位于长沙机场高速与长株高速交会处的长沙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全长5.4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预留时速200公里,是世界设计时速最高、国内首条智能化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也是全世界一次性建成最长、国内首条具有全方位展示和体验磁浮系统功能的综合试验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