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五年,襄阳城市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200万,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建设“四个襄阳”真正起步之年,政府有何计划和措施,市民充满期待。
按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未来五年,襄阳市区的城建计划投入1779亿,项目948个,涉及内外环线、城市景观、古城保护、保障房、城市“两改”(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东津新城、庞公新区等众多领域和区域,目前城建“大盘”已初步敲定。
城建计划既是建设都市襄阳的核心和载体,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专访城建计划起草者——市城建委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对今年,乃至未来五年的城建路线图进行全面解读。
★拉开城市框架
贯通内、中、外环线 2条过境国道改线
2008年,我市正式启动内、外环线工程建设,其中内环线全长51公里,计划将襄城、樊城、襄州、东津、鱼梁洲五大片区通过快车道连接起来,形成“一心(鱼梁洲)四城(襄城、樊城、襄州、东津)”的城市新格局。
目前内环西线、北线已基本建成,汉江三桥、汉江五桥、唐白河大桥、内环南线正在建设。今年,政府部门计划总投资7.6亿元,启动内环东线和内环南线向东延伸段建设,长约13.1公里,道路宽度与内环西线相当,均按双向八车道设计,配建排水、路灯、绿化等。
据介绍,整个内环线计划明年全线贯通,内环闭合区域内面积为147平方公里。
按照原先规划,襄阳市城市外环将利用汉十高速(或称福银高速)和襄荆高速,并借助麻竹高速襄阳东段,形成三角形的城市闭合外环圈。但由于麻竹高速襄阳东段“改线”和利于东津片区的整体开发,政府决定将东外环线向东移,并考虑重新修建外环南线,使得城市外环线由三角形变成四方形。
按照城建计划,政府部门计划总投资25.85亿元,用四年时间,新建54公里道路,到2016年,将城市外环线全部贯通。今年,交通部门将启动新外环东线和外环南线的前期立项设计工作。
由于城市内外环之间的空间巨大,部分断面直线距离超过7公里,不利于城市总体路网布局,在此次城建计划中,政府首次提出在内外环线中间修建一条环线(暂定为“中环”),由内环西线(重合)、内环南线向东延伸段、中环线东段(东津)、机场路、内环西线向北延伸段构成。
国道穿越襄阳中心城区,带动了城市的商业繁荣,但也日益阻碍了城市的交通和物流运输的发展。按照城建计划,除了将穿越长虹路的207国道改到内环西线外,还要对穿过邓城大道的316国道北移改线。这两条国道的改线工程,计划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全部完工。
★塑造城市景观
隆中和岘山、五水岸线、襄阳古城、鱼梁洲绿心(山、水、城、洲)
襄阳“山、水、城、洲”资源丰富,如何将这些丰富的资源转化成城市的美丽景观,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话题。
按照城建计划路线图,未来五年,我市将投资150亿元,实施196项工程,全面开展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围绕鱼梁洲绿心,重点建设一城(襄阳古城)、两区(隆中和岘山景区)、五水(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大李沟、南渠)综合景观。
岘山是中心城区南部屏障,是文化遗存聚集区;隆中则是城市旅游的龙头。此次城建计划提出,投资32亿元,对习家池、真武山、岘山进行建设,打通环山路至邮电学校、扁山、汉丹路等游路;投资10亿元对隆中景区提档升级,丰富其文化内涵。
城建路线图提出,投资1.5亿元,在隆中、岘山等各景区之间计划建设绿道70公里,使凤凰温泉、古隆中、张公祠、习家池、襄阳古城通过绿道通连,今年启动并在年底建成;再用三到五年时间向周边县市延伸,建设绿道总长1000公里,总投资20亿元。
襄阳的母亲河汉江,造就了襄阳独特的滨水景观。未来,政府部门计划投资69亿元,对西起襄荆高速、南至崔家营大坝的汉江南北两岸景观进行提档升级,包括启动汉江大道向东延伸到清河一桥、向西延伸至振华路,滨江大道向东延伸至观音阁、向西延伸到万山的路网建设,同时改造万山公园、月亮湾公园、老龙堤公园、鱼梁洲儿童主题公园等沿线景点。
同时,政府部门还计划对唐白河、小清河、大李沟、南渠等汉江的五条分支的水系进行岸线整治和景观建设,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形成综合型城市滨水长廊。
此外,为与主体景观协调布局,政府部门计划总投资9亿元,对中心城区的连山湖公园、紫贞公园、邓城遗址公园、唐白河公园等14处公园进行建设,形成水系、路网、绿地和公园相结合的城市绿色生态景观。2016年,14个公园将全部完工。
襄阳古城与护城河是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未来五年,将按照“城内环境提升,城体逐步恢复,城外景观呼应”的原则,计划投资18亿元,逐步实施内城墙恢复、城门新建、护城河贯通、古街古巷整治、绿地建设等工程。
在“一心四城”的城市新格局中,鱼梁洲为城市的中心、绿心。未来,政府部门除了修建一条连接汉江五桥和路网的路外,还要修建一条长约23公里、路宽14米的环岛绿化景观带,同时考虑新增岛上至张湾、东津片区的过江通道及其他绿心建设项目。
三大焦点问题
□本报记者沈明晶
焦点一:钱从哪里来?
未来五年,襄阳市区的城建计划共投入1779亿,仅今年就计划投资383亿元,这相当于过去十年的资金总和,而目前襄阳本级财政收入每年不过百亿元,如何筹措如此庞大的资金成为市民首要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首先有一半的投入是用于城市“两改”项目,这些主要以社会资本为主,政府投入很少。其次,投资主体不局限于过去的城投和财政,而是变成16家投资主体,包括各级区政府、交通局、水利局等。
目前,对投资巨大的大型路网建设,比如内外环线建设,今后还将主要采取BT方式,通过土地滚动储备和供应,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在确保土地出让筹资主渠道的同时,开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目前市政府正对市城投公司的权限和资本进行全方面的清理,以扩大其融资能力,组建襄城城投和樊城城投子公司。同时,政府部门还利用政策优势,组建了旅投、水投等多家融资平台,由交通部门组建的交投公司也在进行中。
焦点二:地从哪里来?
城建项目实施,除了资金保障外,土地供应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目前襄阳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紧张,甚至达到今年一季度土地指标,仅够去年年底项目预支,面临无地增加的严峻形势,土地能否有保障也成了市民关注的问题。
相比工业项目,城建项目除了新区建设,主要依靠现有土地上改造,需求相对比较小,而同时按照市土地部门年初工作会议安排,今年的土地指标将优选安排东津新城及新区开发。
目前,市土地部门已提出“向上争取指标、对内挖掘潜力”的方针,积极开展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城市低效用地二次开发、低丘缓坡地滩地开发利用、城镇工矿废弃地复垦和调整利用等试点工作。
焦点三:城建计划如何督促落实?
按照城建计划路线图,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城建委已将未来五年计划建设的948个项目,具体分解到26个城区和政府部门负责实施,并详细规定了投融资主体、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及年度工程计划。
市城建委负责人表示,城建路线图一旦最终批准,就是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纲领性文件,除了城建委明确分工落实,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外,还计划建议通过市政府督办等方式,对投融资主体,建设单位实施督办。
★民生保障工程
住房保障、完善社区功能、畅通路网、防汛排涝
城建投入既抓关系城市格局的大工程,也抓关系老百姓生活的“小事”,按照城建路线图,未来五年,我市计划投资220亿元,主要围绕住房保障、完善社区功能、畅通路网、防汛排涝等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为市财政直接投入。
在这220亿元资金中,约有一半的资金将用来进行保障房建设。未来五年,政府部门计划分年度、分批次新建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共计3.5万套,用于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
社区是城市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按照网格化、集中化、合理化的居住理念,政府部门将以“3-5平方公里、3-5万人”为基本单元,投资3.6亿元,建设30-50个社区中心,每个中心具备学校、医院、活动中心、商业体、体育中心以及菜市场、公园绿地等生活设施,使80%的人口、80%的生活服务需求能够近距离获得。
今年,将优先选檀溪、庞公、人民广场、王寨、米庄等11个基础条件较好、功能较为完备的社区先行试点,摸索经验。
在建设内外环线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一心四城”内部联系通道。未来五年,将打通断头路、贯通微循环,对破损道路进行刷黑、改建,实施背街小巷“三化”,形成层次丰富、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
按照城建路线图,今年将启动对长虹路、长征东路桥、仇家沟清河桥、长汉路、清河路、汉江路南段、航空路、春园北路等道路的改造。目前部分路段正在开展前期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城建路线图中,政府还计划拨出专项资金1500万元,启动过江隧道设计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与道路建设同步,政府继续加大防汛排涝项目投入,五年时间,计划投资20亿元,新、改建9个泵站,建设18个排水改造项目、15个社区排水设施改造项目、8个应急能力提升项目。到2014年,使泵站抽排能力基本满足市区需要,到2016年,80%的道路排水能由0.5-1年重现期标准提高到2年,中心城区积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此外,政府还计划对早餐工程、菜市场、供水、供气、桥梁维护、环保及环卫配套、港口码头、客运站等城市配套基础进行建设。
★城市新区及“两改”
重点建设六大城市新区、改造三大片区旧城
按照“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目标,襄阳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必须大力实施城市新区建设,并努力改造旧城。按照城建路线图,未来五年,我市将全面推进东津新城、襄州新城(暂定名)、庞公新区、襄南新区、襄州新区、樊西新区等六大城市新区建设及汉江两岸、长虹路沿线的城市“两改”项目。
东津新城是今后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自然也是整个城建计划投资的重点,除了之前的内外环线建设以外,未来五年,政府部门还计划投入256亿元,展开东津片区5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鹿门山景区道路、行政办公中心、CBD中央商务区等项目的建设。
到2016年,东津新城50平方公里起步区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现代城市功能,承担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中心。同时,以“九馆两中心”为代表的文化场馆主要向东津布局,每年启动2-3个,2016年全部建成。
据介绍,该片区还为未来高铁线穿越襄阳预留着道路空间。
襄州新城主要对邓城大道以北片区、汽车板块、深圳工业园同步考虑,做到道路有机联系,景观整体布局,计划投资51亿元,用五年时间修建223公里的道路,形成基本完善的路网格局。
庞公新区规划14平方公里,五年共安排19个项目,总投资14亿元,包括四季青路、向阳路、建锦路及滨江路向东延伸,道路总长度51公里。2014年主干路网全部贯通,2015年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樊西新区由航空航天工业园和物流园两部分组成,以高速公路为分界,实施柿九路、春园西路、廖家庄路等“四横两纵”6条道路改造,总长32公里,加上还建房、公租房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部分项目已启动,计划于今明两年全部建成。
襄南新区和襄州新区正在规划,今年将先启动截污干管工程等基础性工程建设。
按照城建路线图,未来五年,政府部门将投融资909亿元,重点对汉江北岸、汉江南岸及襄阳古城、长虹路沿线等区域的旧城进行改造,包括九街十八巷、友谊街、襄阳观缘(内环南线)、铁佛寺、闸口片区、南湖片区、襄阳新世界、启时集团、百脑汇、苏宁广场、襄阳新天地等45个项目。
(注:按照程序,未来五年城建路线图以市人大最终审议通过为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